欢迎访问晋中信息学院-创意写作学院网站!
3月21日下午,晋中信息学院创意写作学院与箕城书院联合举办的“阅·思·达”荐书会(第一期)在书院大厅圆满举行。张东旭老师与26名文学爱好者相聚一堂,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之旅。活动以荐书分享与深度对话的形式展开,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启迪贯穿始终。
学生荐书:从经典到跨文化阅读
活动的第一部分由八位学生代表带来荐书分享,主题为“我的文学枕边书”。每位同学都通过个人视角与理解,推荐了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作品涵盖推理小说、当代文学、跨文化经典等多个领域。东野圭吾的《恶意》、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余华的《活着》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作品被一一推介,激发了在场师生对文学的深度思考与热烈讨论。
张东旭老师荐书:文学的深度
在学生荐书环节之后,张东旭老师为大家推荐了三部他个人特别喜爱的作品。
第一本是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这部作品以东北大地的命运浮沉为背景,开创了“新北方叙事”美学。张老师指出,小说将侦探类型与人文关怀巧妙结合,其独特的文字肌理和节制的留白使其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替代的珍品。
第二本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张老师通过其独特的幽默蒙太奇叙事和汉语智性之美,解析了这部先锋文学的标志性作品,特别提到王小波的哲学思考与文学突破。张老师还分享了这部作品被拒稿17次后最终成为经典的励志故事。
第三部小说是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恶童三部曲”,共三本,分别为《恶童日记》《二人证据》和《第三谎言》。张东旭老师详细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深刻含义,强调其通过冷峻的语言和极限人性实验展现了当代战争文学的独特魅力。
推荐完毕后,张东旭老师将带到现场的珍藏版书籍借予三位同学传阅。
数字时代与深度阅读的思考
在活动的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数字时代的深度阅读”展开了激烈讨论。张东旭老师通过博尔赫斯的名句“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引导大家深入思考:“真正的阅读是灵魂的越狱,当我们与伟大作品相遇,就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原乡。”他鼓励大家在信息洪流中保持对深度阅读的坚持,让文学成为心灵的港湾。
撰稿:信院创写
美编:王 莹
责编:申宏伟
图文来源:信院创写
上一条:晋中信院双师授课 | 贾墨冰+徐泓钰:矛盾在小说和戏剧中的交集与火花
下一条:晋中信院作家班陈志勇在第四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邀请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