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Young·故事发生趴!”:要“展示”不要“告知”

发布日期:2025-04-08  来源:信院创写   点击量:

3月28日15:30,徐清松老师与一群热爱故事写作的同学们相聚于毣谷书院三楼天台,共同探讨写作的奥秘。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灵感碰撞,帮助同学们提升写作能力,勇敢表达自己的故事,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活动中,同学们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创作。徐清松老师对每组作品进行了细致点评,并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以下是各组的作品与徐老师的点评。

1

选择没有对错:

寓言式的小小说

婷婷同学的小组以“考研,还是创业?”为题,创作了一篇寓言式的小小说《迷宫》。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梦境中面临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路上盛开着艳丽的红玫瑰,但藤蔓缠绕,行动艰难;另一条路上则是纯洁的白玫瑰,却布满荆棘,每一步都伴随着疼痛。主人公在两条路之间徘徊,最终意识到选择本身并无对错,真正的答案掌握在自己手中。

徐老师点评: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小小说,通过具象的梦境场景展现了选择的困境。描述生动,结尾点题,结构完整。如果开头能暗示“入梦”,与结尾的“梦醒”形成呼应,效果会更好。可以借鉴《红楼梦》中贾宝玉“太虚幻境”的入梦与梦醒手法,增强故事的连贯性。

2

有得必有失:两篇关于“因为她,我失去了他”的故事

另外两组同学围绕“因为她,我失去了他”这一主题,创作了两个不同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芳芳的女性与男友吴江相爱六年,却因母亲的强烈反对而被迫分开。母亲认为吴江无法给芳芳安稳的生活,甚至以断绝关系相威胁。吴江最终选择离开,不愿让芳芳在亲情与爱情之间为难。芳芳在失去吴江后,生活看似回归正轨,但内心的伤痛却无法愈合。第二个故事讲述了乔枫与靳淳在高中时相恋,却因大学异地而渐行渐远。乔枫努力提升自己,试图挽回感情,但最终发现靳淳已与曾经拒绝过的女生在一起。故事以乔枫的释然与自省结尾,她意识到失去的并非某个人,而是曾经对爱情的单纯期待。

徐老师点评:第一篇故事情感真挚,但写作时需要注意要“展示”而非“告知”。例如,可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芳芳与吴江的互动,比如吴江为芳芳捋头发的动作,或是芳芳偷偷翻看聊天记录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而非直接告诉读者“他们很痛苦”。第二篇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很有力量,尤其是结尾的诗意表达。但中间部分的情感冲突可以更生动,比如通过具体的对话或场景展现两人的疏远,而非简单叙述“他们渐渐疏远。”

3

并不快乐的生活:

抑郁症与社团招新的矛盾

第四组同学以“抑郁症诊断书压在社团招新表下”为题,创作了一篇描写大学生林夏内心挣扎的故事。林夏在社团招新的忙碌中,隐藏着自己的抑郁症诊断书。她表面积极主持活动,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最终,她在天文社的星空中找到一丝慰藉,决定面对自己的病情。

徐老师点评:这篇作品观察细致,语言准确,画面感强。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如林夏抠墨迹的动作、诊断书在纸袋中的摩擦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能在前面增加一些伏笔,比如提到林夏是白羊座,或暗示社团中有人关心她,那么结尾的“康复计划表”会更自然。

4

写作的真谛:

要展示而非“告知”

在活动的最后,徐清松老师总结道:“好的故事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是通过细节、动作和场景的展示,让读者身临其境。无论是寓言式的小小说,还是现实题材的故事,都需要注重‘展示’的力量。”

活动结束之际,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写作技巧,更深刻体会到故事创作的魅力。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大家也分享了自己的活动感悟,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

撰稿:邵瓷

美编:韩育玲

责编:申宏伟

图文来源:信院创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