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展示作家班教学成果,彰显我校学生创作水平,自2016年开始,学校坚持出资,为学生出版作品集《乌马河文丛》,并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进校,举办新书发布会,屡受媒体关注。
该套丛书创作体裁形式多样,内容立足山西本土,以挖掘和弘扬三晋文化为己任,书写了大量发生在三晋大地上的动人故事。
第一辑
曹家春秋
太谷人家
形意传奇
该辑文丛共三本,分别为《曹家春秋》《太谷人家》《形意传奇》,是2016年度实验班成员和写作团成员辛勤创作的重要成果。一年来,学院四位作家带领实验班成员周末上课,外出采风,现场改稿。
钟小骏老师带领的《曹家春秋》项目组遍访曹家后代,取得详实资料,制定写作计划,确定写作人员,经过多次研讨,取得统一写作思路,最终圆满完成了这本非虚构作品集,为“三多堂”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本精确、详实、完整的版本,填补了曹家大院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刘勇老师带领的《太谷人家》项目组深入太谷大地的角角落落,挖掘写作素材,按照每位写作成员的写作兴趣划分写作地域和写作意向,指定小组带头人,分组行动,集体讨论改稿。项目组还吸收了学校各年级有志于本项目写作的其他人员,只要写得好,不受实验班成员的限制,唯作品是取,有的同学写了太谷的风土人情、历史景观、山川河流,有的同学立足信院,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铭记自己与信院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的深情厚谊,独辟蹊径,自成美文。本散文集一面世,学院同学们聚拢把读,爱不释手,视为珍藏。散文集《太谷人家》也是太谷历史上第一本书写太谷大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文地貌的散文合集,必将在太谷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梁学敏、李先锋老师带领的《形意传奇》项目组从太谷形意拳的历史渊源挖起,充分发挥青年学子奇妙神思,铺展想象空间,大胆虚构,在尊重历史基本状况的前提下,在故事情节、悬念上大作文章,动情之处,泼墨恣肆,陡峭之处,惜墨如金,让小说的思维自由流淌在形意拳神奇而玄妙的空间,读罢合书,余味无穷。这本短篇小说合集出自于莘莘学子之手,却有明显成熟的写作套路,是太谷历史上第一本以当地形意拳为写作背景的短篇小说合集。
第二辑
面乡食刻
太谷时刻
诗溢三晋
谣传
古村夕照
该辑文丛共五本,分别为《面乡食刻》《太谷时刻》《诗溢三晋》《谣传》和《古村夕照》,作者为七十余名学生,他们都来自山西农业大学创意写作学院写作班。在创意写作学院作家教师的指导下,写作班学生以代表山西文化的风物为选题,通过调研、走访等形式搜集素材,用独具特色的创意写作的方式创作完成。
本辑丛书中,《面乡食刻》以山西独具特色且历史悠久的面食文化为题材,由王慧敏老师主编,学生们用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表达了对于山西面食的热爱。《太谷时刻》是一本精彩纷呈的小说集,由梁学敏老师主编,学生们从太谷当地的民间传说中寻找到灵感,将古老的故事讲出新的意义。《诗溢三晋》由刘勇老师主编,学生们的笔触伸向三晋大地的历史名胜,以古诗词为引子,创作出一篇篇诗情满溢的文章。《谣传》的主题是山西民谣,由钟小骏老师主编,学生们从民谣中挖掘出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古村夕照》由李先锋老师主编,以山西黄土高原上的上安和后沟古村为素材,通过采访,记录当地人口述历史,还原古村的历史,是一部非虚构作品集。
第三辑
山西的山
酒
国语中的晋
上安再录
该辑文丛共四本,分别是《山西的山》《酒》《国语中的晋》和《上安再录》,作者都来自晋中信息学院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的八十多名同学。在创意写作学院作家老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以实地走访、对谈等形式搜集写作素材,用独具创意的写作方式完成了该套丛书的创作。
《山西的山》以三晋大地上的名山大川为题材,用散文的形式抒发了同学们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和热爱;山西汾酒名扬天下,是我省一张闪亮的名片,钟小骏老师选择了“酒”的创作主题,指导同学们围绕“杏花村”汾酒的故事进行了各种方式的创意写作,于是便有了作品集《酒》;梁学敏老师主编的《国语中的晋》是一本小说集,学生们从左丘明的《国语》中寻找到春秋时期晋国人的故事,加以想象演绎而完成;《上安再录》由李先锋老师主编,这是一本“非虚构”作品集,以太谷当地的千年古村上安为创作对象,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记录当地人回忆中上安古村的沧桑历史。
第四辑
山西地名故事
醋
传奇
该辑丛书共有三本,均为小说集。分别是《山西地名故事》《醋》和《传奇》。
都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故事更是不胜枚举。恰好,作家班的学生多来自于山西省内。他们用最朴实的笔触,将各自家乡的传奇故事经重新梳理、加工、虚构演绎成新的篇章,于是便有了《传奇》一书。
山西人爱吃醋。汪曾祺曾在他的《五味》中写过这样一个小段子:“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馆子,坐定之后,还没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这可一点都没夸张。醋作为山西的代表性物产,不但渗透进山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精神上也俨然成为山西人的符号。但是想要解构它、书写它,需要对醋的组成、生产过程、技术诀窍等方面有所了解,甚至还要从山西的水土、历史、民族构成与变迁等角度来看,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奥义,写出的文字也才能更有力量。小说集《醋》便是围绕上述种种展开的虚构。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山西。神池、灵石、介休、柳巷、五台……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一切在《山西地名故事》里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