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双师授课 | 仲艳婷+贾缨琪:叙述视角与心理学的交织

发布日期:2024-10-14  来源:信院创写   点击量:

10月8日上午,在6教406教室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本次课程由创意写作部门的仲艳婷老师和通识教学部的贾缨琪老师联手执教,将叙述视角与心理学巧妙结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盛宴。

课程伊始,仲老师引用宋代文豪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此启发学生思考叙述视角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紧接着,仲老师系统地讲解了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叙述视角的概念及其特点,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每种视角的优势与局限。

图片

接着,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仲老师依次选取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案例分析。她首先以《红楼梦》和《白鹿原》的开篇为例,展示了零聚焦视角下作者如何全方位展现故事背景;然后,以加拿大著名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小说《漂流到日本》为例,解析了内聚焦视角下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最后,仲老师通过美国文坛巨匠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杀手》,阐述了外聚焦视角下的紧张氛围营造技巧。

图片

与此同时,贾老师在仲老师授课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漂流到日本》中女性角色格丽塔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刻剖析,揭示了其内在的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与挣扎。这一部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人物性格背后深层原因的兴趣。

图片

课程接近尾声时,仲老师总结指出,在许多优秀的小说中,作者往往会灵活运用多种叙述手法,如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带小狗的女人》即是一个典型例子。该作品起初采用零聚焦视角,随着情节发展逐渐转向内聚焦,从而使得人物关系更加复杂多变。对此,贾老师给予高度认同,并进一步引导同学们运用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探讨古洛夫与安娜之间情感的本质——一种缺乏承诺成分的纯粹浪漫之爱。

图片

整堂课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次双师授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跨学科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相信在未来,更多这样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课程将会不断涌现,为高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