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情
英语1402 常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艺”,初到太谷,便对太谷秧歌情有独钟。
儿时,我在老家逢年过节都会随人流去看唱戏说书,这是我们山西的另一个特色,吃完晚饭,天不黑,人们早早就各自带个小板凳去围堵戏台周围听戏,花里胡哨的衣服,绘声绘色的表演,有板有眼的伴奏,伴随着人们不时的起哄,让原本热闹的节日更加沸腾,虽然根本听不懂那戏子在吆喝什么,但却不自觉的被别人的笑声感染,便觉有趣,现在想,大家爱的应该是氛围。
现在长大了,不知多久没去闹红火了,节日也渐渐消沉了,戏班子越来越少,没了氛围,那种无聊反衬出过去的熙攘,那种曾经看似纷扰的习俗,却成了如今找不回的奢望。不过,成长的优势就是可以探寻更广阔的天地,经历高中三年岁月的磨砺和嬗变后,谁会料到我竟来到太谷与秧歌结缘,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吧,知道骨子里的我爱这些俗物。
尽管秧歌带给人的感觉总是落后和过时的,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说到秧歌,人们很自然就联想到村野农人过节闹红火的情景,唧唧歪歪的,不如在家看电影,玩电脑,即便如此,它总能带我陷入回味和思考,它与繁华大都市的享乐主义大相径庭,没有灯红酒绿的应酬,没有快节奏的压力,更没有动感十足的***,它只有一颗赤诚的心,带给人一种愉悦和放松,我确实厌倦了大都市的浮夸,爱上了这样真实的艺术,不自觉的被它的热情填满。
秧歌虽是草根文化,却是民族的根。漫长的历史岁月见证了一代代秧歌队从构思,选角,编曲,到演出,艰辛而又曲折的过程,演变出“百里不同风”的几十种地方秧歌。山西有名又有才的晋商曹润堂曾写诗这样描述太谷秧歌:“铁板铜锣闹不休,秧歌社火逐村游。可怜无数佳公子,也学缠头唱彩楼。”从诗中可见在光绪年代,秧歌尤为盛行,这些不断被改进和创作的秧歌文化,记录了太谷人多少的悲欢离合,经历了历史多少的沧桑变幻,承载了多少传说和故事,我的好奇心驱使我对它有了别样情愫。
于是,我揣着期待的心情去听太谷秧歌的主题讲座,也许是因为观众都是搞艺术的文化人,气氛有些许凝重,看得出,艺术家对待艺术的谦卑态度。坐下后,主持人给每个人发了的秧歌画册和光盘,我心里暗自惊喜,把这乡村小戏编辑成册的这些幕后工作者们,一定比我更爱它。主讲人便是原太谷文化局局长杨小勇先生,他也是主要收集整理并编辑出版了这套规模宏大的太谷秧歌的资料,使得现在它可以面世。我翘首以盼地听他介绍太谷秧歌,先生的话里行间里透露着他对秧歌的情感,他是引以为傲的。
秧歌已有几百年历史,已成为太谷的标志性声音,使太谷有了生气。从明朝中期的“小曲曲”、杂说、歌舞、到戏曲逐渐成熟,清徐县尧城大队舞台题壁记有光绪二十一年(1896)的演出和剧目:五月初七日,祁太德盛社(祁县太谷一带戏班子),首日,《吃油馍》《采茶》;午,《换碗》《求妻》;晚,《翠屏山》《大观灯》《大算命》《卖豆腐》。不由地想象秧歌昌盛之时,定是百姓安定之日,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有闲情雅致搞创作,这与唐宋文学的背景大同小异,经济繁荣促成艺术成就,罗比·尤恩森就在《宋氏三姐妹》中称太谷是“中国华尔街”。晋商崛起,使秧歌成太谷商人们闲暇时的娱乐,有了“土豪”的商人捧场在各家庭院搭戏台看秧歌,延续了太谷秧歌的生命力。
为了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太谷秧歌,杨先生给我们播放了稀有的高清版《看秧歌》视频。先是一片中国红映入眼帘,节奏轻快的几段锣鼓喧阗,踏着音律两位演员轻歌曼舞地走向台前,一口正宗太谷方言,一股接地气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有些方言听不懂,但并不干涉我对太谷秧歌的敬重和欣赏。太谷秧歌不用太谷话还是太谷秧歌吗,中国人不说中国话还是中国人吗?我认为方言也是一张“身份证”,去旅行,一听口音便知出处,这是对自我的认同,它让我有种归属感,即使听的不是我们家乡的口音,也能激起我儿时的记忆,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因为打动人心的并不是故事,而是回忆。歌中唱:“…咱姐妹哪里红火到哪里,大姐姐梳的轮轮头,二小妹妹抹上生发油....手拉手儿出了门…”手舞足蹈的表演看秧歌前激动打扮自己的两姐妹,梳妆打扮,穿戴整齐好像是要参加一个重要的晚宴,其实这就是节日的气氛。
这一切让我想到儿时的我和妹妹也像这般穿的花枝招展的去红市,梳头发的时候恨不得把卡子都戴在头上,换上新衣与新鞋,紧紧的手拉着手挤在水泄不通的人群中,生怕一松手就把妹妹丢了,我们借着身子小挤着空就钻到最前头,坐在戏台边上,很是羡慕可以站在台上表演的人,觉得很光荣。以前的人都看重节日,看重仪式,也尊重秧歌队,所以才会穿红戴绿的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感恩过去的努力,是实在的,是满有气节的,演员们敬业负责的演出、认真投入的态度,这都是我将秧歌队的演出放在与高达上的音乐节一个高度,因为人们发自内心的敬拜和演绎,总是能引起共鸣,这这便是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喜欢它的原因。
看秧歌,品的是风情,触动的是精神,就像刚开了一坛封存百年的陈酿,淳朴而自然,是富有灵魂精髓的。如果你只风闻有“秧歌”,却从未欣赏过,或者你已很久很久没接触过咱们国家独有的传统俗物了,那么你该停止追求流行,全身心投入去感受老一辈人“有衣有食就当知足”的生活夙愿,农民群众的憨厚朴实的劳动精神,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重新审视自己,很现代是不是就意味着很文明呢?讲普通话意味着文明吗?说方言就是俗气?很多事情并没有是非对错,那我们对待事情的标准是什么呢?作为年轻人,身上肩负了延续历史的责任,不去思考历史,怎么展望未来。
祖祖祖辈辈丢下来的文化与当今的生活已经渐行渐远,难道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无法一脉相承吗,对于我们这些见了“太谷秧歌”就喜上眉梢的人,心里一直怀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每每想起这些,我都会在心里说: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民俗民风会传承下去的。
将来在收成的田野上,依旧有欢快的秧歌;在热闹的节日里,依旧有喜庆的秧歌;在传统的婚礼上,依旧有浪漫的秧歌。在民风淳朴的太谷古城里,在芳香四溢的太谷乡村里,秧歌会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舞动太谷的山山水水。
(本文系“乌马河”文丛第一辑《太谷人家》散文集入选作品,北岳文艺出版社近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