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作家班 -> 特色活动 -> 正文

文学期刊品读课 | 读胡丹娃小说《和声叠影》

发布日期:2024-10-30  来源:信院创写   点击量:

图片

2024年10月20日上午,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小说创作与评论工坊、诗歌工坊、剧本工坊百位同学在副院长张东旭(张敦)、作家教师徐清松、申宏伟、白海飞、冯泽、仲艳婷六位老师的带领下,在细雨蒙蒙中来到介休张壁古堡进行户外采风教学活动,大家游览完可汗庙、空王行祠、二郎庙和万米军事的地道以后,齐聚于张壁古堡阔大的宴会厅内,开展了本次“文学期刊品读课(《中篇小说选刊》2024年增刊第二期)”活动,本次教学由徐清松老师主持,集中讨论了杨遥的小说《美声唱法》和胡丹娃的小说《和声叠影》。十几位作家班学生争相发言,积极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2023届诗歌工坊的陈志勇同学和2024届诗歌工坊的同学由于对《美声唱法》的观点不同,现场经过数个回合的交锋,依然不能达成和解,将本次户外教学推向了高潮。

图片

学生观点

图片李菁泽李菁泽(诗歌工坊):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品读课。《和声叠影》这篇小说的背景可能对我们来说有些遥远。当我看到第109页时,有了一个想法:对于作者来说,她不仅仅是在教一个学生,似乎也在弥补自己过去的遗憾。因为她教的那个学生有着和她一样的梦想,而且这个学生的梦想更大、更厉害。所以她希望给学生创造一个自己曾经也有过的机会。当她得知这个学生只是在卖酱鸭时,她有些失望,但在了解到学生的梦想后,她连说了几次“她简直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现”。这句话在文中大约出现了三次,都是在得知学生与她有相同的梦想时说的。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觉得作者不仅仅是在描写她与学生的关系,更是在弥补对自己未完成梦想的遗憾和对多年前自己愿望的实现。小说后来描述了学生端木子吟的道路很坎坷,不仅学习道路波折,感情生活也一样。一开始,我以为端木子吟和晓东军是一对,后来才发现晓东军已有孩子,这让我很惊讶。晓东军对端木子吟表达了感情,但他们最终没能在一起,端木子吟最后和朱歌结了婚。我觉得很遗憾,因为小说前期描述了他们一起作曲、一起唱白局的感情,我很喜欢他们的关系,但最终他们没能走到一起。端木子吟的学习道路也在偏离,起初学声乐,后来学编曲,最后唱白局。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在学习道路上遇到的迷茫,我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还是在继续前行。最终,端木子吟也成为了一名老师,带着自己的徒弟,完成了传承。最后,作者去拜访了胡老师、达鸣老师,还有晓东军及其妻子,也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这篇小说不仅讲述了老师对学生的帮助,也探讨了人生中的遗憾和坎坷。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依然让人觉得幸福。

图片邵瓷邵瓷(小说创作与评论工坊):读完这篇小说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标题——《和声叠影》。我一直在想,“叠影”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仅仅和声乐有关?其实不然。这篇小说不仅描写了主人公的经历,还创造了一个虚拟角色——端木子吟。这个虚拟角色与主人公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他们的经历也有重叠。“叠影”不仅仅是人物经历的重叠,也反映了他们情感的交织。虽然小说叙事平淡,但最后来了一个反转:端木子吟和晓东军竟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角色。这种虚实结合的处理方式对我们写作很有启发性。

图片阮思宇阮思宇(小说工坊):谈论《和声叠影》这篇小说首先要提到它的时代背景。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黄金时代。小说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比如人物们在工厂里工作,这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淳朴和社会氛围。再谈人物,端木子吟和主人公就像是两个不同时代的缩影。他们有相似的梦想和热爱。主人公对音乐有着严谨的追求,但她对学生也很包容和关怀。端木子吟这个人物更加立体,她有音乐天赋,并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尽管端木子吟和晓东军的感情没有按常规发展,但这也体现了人际关系和感情的复杂性。端木子吟的形象非常饱满,小说通过音乐展开故事,以音乐的美来表现人性中的温暖与关怀。作者通过音乐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美好生活。

图片李春丽李春丽(小说工坊):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逐渐复苏,并且呈现出高涨的趋势。文化馆开办了作曲训练班,这在当时具有特殊意义,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探求和渴望。端木子吟的出现,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的觉醒。那个时代的班级里大多是男性,而端木子吟作为女性,展现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深刻造诣。然而有一点我不太理解,第七章123页中,端木子吟突然决定不去白局艺术团的转变显得很突兀。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她之前对音乐如此热爱,但却因为一个男人就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这是我觉得比较奇怪的地方。

图片马雯菲马雯菲(小说工坊):从小说的标题《和声叠影》可以看出,音乐在这篇作品中占据核心地位。和声连接了所有人物,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我读到了端木子吟对音乐梦想的追求,她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让我感受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这种对梦想的追求让我产生了共鸣,也让我反思我们在当今社会中应如何珍惜和传承这些音乐文化。小说运用了许多对比手法,比如性别对比,体现了在改革开放时代,音乐领域的性别差异。还有对传统音乐理论与学员们对音乐创新追求之间的对比,反映了时代变化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图片张德成张德成(小说工坊):我觉得这篇小说作为小说来说写得有些糟糕。前两三节还算精彩,有小说的语言感,但从第五节开始,尤其是写到白局的故事时,内容变得散乱,充满了与前文无关的事件。我看到后面时,觉得这些内容和前面的情节没有联系。最后两节作者强行升华故事,这让我觉得突兀。小说讲述了太多事件,但情感表达过多,缺乏小说应有的细节描写。前半部分叙事还可以接受,但后半部分越发散乱。如果作为散文来看,或许还算可以,但作为小说,它并不成功。总体来说,我不太喜欢这篇小说。

图片张旭峰张旭峰(小说工坊):小说反映了从70年代到80年代的社会变迁,主人公的身份一直在变化,从文化馆到车间再到工厂,这让我觉得非常真实。毕竟我们的人生不会固定在一个身份上。端木子吟的形象描写很细腻,比如她的乌黑头发束在脑后,穿着红底的花衬衫,给人一种青春活力的感觉。我特别喜欢112页第五部分的结尾,那里描写了她在考学失败后的情感变化,身边的人都在支持她,这让我想起了自己高考后的经历,朋友们也一直在鼓励我。

图片王瑞涛王瑞涛(小说工坊):刚开始读这篇小说时,我觉得有点累,特别是前面的音乐专业术语让我感到吃力,但从白局曲艺队那部分开始,专业名词减少了,情节也变得容易理解。关于“和声叠影”这个题目,前面的同学提到了人物之间的经历重叠,我觉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端木子吟在音乐和感情上的波折,也是一种“叠影”。我原本以为小说的主旋律是遗憾,但后来觉得它讲述的更多是人生中的多变,很多事情往往不会如愿。我最喜欢的是小说最后一段,作者视角突然跳出小说本身,直接面对读者,给我一种新奇的感觉。

图片丁晓娜丁晓娜(小说创作与评论工坊):我觉得这部小说的主题非常正面,充满了正能量。小说中的端木子吟通过讲解和演示展现了她对音乐的追求,这是梦想与音乐交织的体现。作曲训练班的学员们努力学习音乐,追求自我价值,这点也十分鲜明。这篇小说的艺术性也很强,比如开篇时,端木子吟的精彩表演打破了课堂的沉闷,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这种戏剧化的写作手法能够很好地抓住读者的眼球。我觉得小说的标题“和声叠影”也很有象征意义。和声象征着文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叠影则象征着命运的交织,像重叠的影子一样。这是我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图片徐慧然徐慧然(小说创作与评论工坊):音乐术语和地方文化与作者的原生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觉得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从自己成长的背景出发进行创作,这样的作品往往更具感染力。我感受到这篇小说一直在传递善意。主人公对端木子吟的帮助,正如她当年受到的帮助一样,这种善意贯穿了整篇小说。同时,小说中还展现了老一辈传承人对文化传承的严谨态度,尽管他们年纪大了,甚至有些记忆模糊,但他们对艺术的要求却丝毫不含糊。同时,还体现了对女性的严格要求。端木子吟努力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而这在那个时代的音乐领域,几乎都是男性的领域。所以,这也是对当时女性谦和精神的一种反映。此外,我想提到小说中的情感变化,尤其是端木子吟与晓东军的互动。他们之间的关系从学习音乐的伙伴到逐渐产生情感,但最终没能在一起。我特别注意到第118页的一段对话,晓东军对端木子吟说了一句“你退出,我也退出,这个乐队就散了。你这么喜欢拆台吗?是不是习惯了斩鸭子,容不得整体?”这句话带着讽刺,反映了端木子吟过去在卖鸭子时的经历,揭示了她内心的挣扎。我觉得这段描写非常扎心。这篇小说还提到了一种创新精神,尤其是端木子吟对传统音乐的创新追求,虽然这种追求伴随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她依然没有放弃,这和我们现在学习创意写作的精神也是相通的。

老师观点

图片申宏伟老师:我先抛砖引玉吧。关于《和声叠影》这篇小说,我觉得它有一个很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作品。作者没有刻意去代表某个群体,而是在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经历。大家在读这篇小说时,会发现很多细节都是基于作者在80年代的亲身经历,那些人物也是她当时遇到的真实人物,比如作曲家达鸣老师和南京白局的老艺人钱洪亮,虽然在此基础上有虚构成分,但大部分内容是基于真实经历的。我想特别提到的是,小说的虚构人物端木子吟,虽然有作者的影子,却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她身上有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象征着80年代的新青年。作者在创作谈中也提到,端木子吟是虚构的,但与她自己的经历有很多重叠。我认为这是一种“自叙传小说”的写作方式。不过,我对小说中有一点不太喜欢,就是122页作者提到“故事里给我和白局老艺人严洪亮带来快乐的端木子吟和晓东军这两个人物是虚构的”。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艺术形式,我觉得没有必要在文本中明确指出人物是虚构的,因为读者自然会明白这点,虚构的比重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如何通过虚构展现真实的情感和经历。

图片张东旭(张敦)院长:这本小说,我也是非常认真地读完了。对待每一篇小说,我们都需要保持认真阅读的态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读过作品,那就没有资格发言。首先我想谈的第一个话题是,同学们应该面对自己真实的阅读体验。当你第一次读完这篇小说时,你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你是否真的喜欢它?它是否打动了你?还是说,你只是基于自己的想象,给这篇小说加上了一些牵强的解读?在我读这篇小说时,我的真实感受是不大舒服,这篇小说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好看,没有那种阅读小说应有的快感或兴奋感。我一直告诉自己,这篇小说其实更像是一篇散文。如果按照散文的标准来评价它,我也许就能接受了。但当我读到作者的创作谈时,发现作者明确地认为这是小说,而且是用了小说这种文体中常用的虚构手法。既然作者认为它是小说,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散文的标准来衡量它,而应该按照小说的标准来看待它。作为一篇小说,小说应有情节、人物和关键点等基本要素,不知道大家是否在这篇小说中读到了这些。我觉得,如果有同学能从中读出来,我会非常佩服。因为这篇小说几乎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情节,更多是用散文式的语言在讲述事情。比如说,一开始的场景是上课,老师讲得很好,学生也学得很好,学作曲学得也很好,整篇小说从头到尾都在说“好”,所有事情都很好,连一个可能的婚外情都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了,结果还是“好”。这样的小说值得写吗?这篇小说的最大优点或许在于它完整地讲述了一群与艺术紧密相连的人,他们的生命与艺术深度交织在一起。但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样的故事真的好看吗?比如《霸王别姬》这个电影,它的故事之所以好,是因为其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矛盾与冲突,而不是所有事情都顺利进行。如果一切都很顺利,小说就失去了吸引力。我觉得小说不应该只是通过讲述一件件“好事”来叙事。刚才有位同学勇敢地表达了自己不喜欢这篇小说,我也非常认同这一点。我昨天在读这篇小说时也不喜欢它,我的理由是,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缺乏应有的坎坷和复杂性,过于顺利和美好,缺乏真实感。如果这篇小说中的人物,比如端木子吟,经历更多坎坷,尤其是她的爱情,如果写得不那么顺利,故事或许会更好。现在的版本显得太理想化,甚至和小说的主题相悖。本该弘扬的文化,反而因为爱情而被抛弃,这种矛盾感让故事显得不真实。小说过于淡化了本该展现的艰难,所有事情都被美化成了一种不切实际的热爱。如果你想写一个故事,你应该问自己,这个故事是否足够好,是否还有更好的讲述方式。小说不应该是讲述一个卖鸭子的女孩,突然因为学了点音乐,遇到一个男生,两人互相喜欢,第一次约会时就接吻,然后他们的生活从此幸福美满。这样的故事显得过于简单。讲这个故事的人会是谁呢?我认为这反映了一个体制内的艺术工作者的视角。这个作者可能是五零后,她一辈子都在学习音乐,和体制内的艺术圈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的背景或许决定了她对故事的叙述方式。她的心态可能是,我经历了那些灰色的日子,但我的心是明亮的。这让我觉得她在回避那些灰暗的事实,回避了那些历史带来的伤害。小说本可以通过端木子吟这个人物,来深刻地质疑那个时代。她拥有如此高的音乐天赋,却只能在一个卤菜店里卖鸭子。作为一个作家,不应该对这样的命运提出质疑吗?然而,作者却选择了回避这些问题,甚至认为她的心依然明亮。我们面对历史时,应该尊重历史,正视那些在历史中受过伤害的人。而不是轻描淡写地写道,他们一辈子卖鸭子就好了。一个作家写自己的时候,应该有反思和自我质疑。总结来说,这篇小说中真正有生活质感的部分被忽略了,作者更多的是在写音乐、写对艺术的热爱,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这种使得小说显得虚假。即使对音乐的热爱是真实的,但这唯一的优点也显得非常可悲,因为作者似乎真的相信那个时代没有给她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同学们可以继续思考,也欢迎随时对我进行反驳。你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篇小说写得好,也可以对我进行批评。

图片徐清松老师: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每个人都要在这种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平衡。我们今天讨论的这篇小说让我想到了创意写作本身。小说中的音乐培训班就像我们的创意写作工坊一样,每个人因为热爱艺术而加入,一起学习、成长。小说的核心是一个人要有内心的热爱,这种热爱会支撑你走得更远。就像鲁迅说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有了生活的基础,我们才能谈论爱和梦想。但如果换个角度想,或许“人必爱着,生活才有所附丽”,这也是有道理的。真正的热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支撑我们度过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总之,这篇小说虽然题材上显得有些陈旧,但它传递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内心的热爱,并坚持下去,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