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发布日期:2022-02-22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12月3日晚,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师生相聚在箕城书院会议室,一起讨论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参加讨论会的有张东旭、徐清松、许建霞、白海飞、刘向莲五位老师,以及赵昕欣、杨亚鹏、张艳梅、段文静、宋兴、柴俊宇、马政、任睿嘉、贾祥宇九位同学。讨论会由徐清松老师主持。

首先,徐清松老师向同学们说明之所以选择《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作为讨论对象,一是因为小说非常质朴,书写题材是加拿大底层人的真实生活,这类题材正是我们进入写作时的首选;二是麦克劳德的小说多为青少年视角,大学生阅读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更容易体会到其高超的写作技巧。

张东旭老师表示,麦克劳德是他本人很喜欢的短篇小说大家,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中的七篇作品,篇篇皆为精品,如果一个初学写作的人能读到这样的作品,是一件幸运的事。创意写作不仅教写作,还有义务培养大家的文学审美能力。面对这样的作品,如果同学能用心去阅读,并与老师进行讨论分享,肯定会有所收获。今晚的讨论会就像一次聚餐,麦克劳德的小说已经上桌,大家开始享用吧。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1936-2014),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因其一系列以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为背景的小说闻名,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17种语言。著有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1976)《当鸟儿带来太阳》(1986)和获得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没什么大不了的》(1999)。其中,《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自出版以来,已经成为英语文学口碑极高的经典作品。


麦克劳德自小在布雷顿角长大,在加拿大圣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温莎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多年,但每年夏天都会回到布雷顿角写作。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小说既充满地域色彩,又传递了深沉而普世的情感。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所收入的七个故事,都发生在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那些严酷的风景中,有少年渴望摆脱家族在海岛世代挖煤的命运而在成年之际离家远行,有人到中年的大学教师回忆少年时他那心怀壮志但困居海岛打鱼为生的父亲,有散居各地的大家族成员在老祖母96岁生日之际齐聚老祖母寡居的海角,尘封往事也在个人心中泛起……这些故事勾画了家庭内部紧密的纽带和难以逾越的鸿沟,以及人们面对命运时候那种一脉相承的脆弱和温柔。书中的七篇故事既体现了人和自然世界粗粝而深情的交融,也含蓄而节制地勾勒了布雷顿角那些复杂、神秘而质朴的人心。本书由陈以侃先生翻译。


首先发言是赵昕欣同学,她表示自己想看这本小说集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吸引住了,开始觉得这本小说比较血腥,后来发现与自己所想不同。其次在读了内容后又因为文字描述非常多从而觉得枯燥,后来又觉得那些文字是有意思和有意义的,它是用有趣味的语言来传达深刻的含义。与书名相同的短篇小说里,小孩送给主人公石头是一种馈赠,而主人公把孩子留给两个老人也是一种馈赠,孩子代表了自己的血缘,所以是血色馈赠。在《灰白的金色馈赠》中,将少年想进又不敢进酒吧时纠结的心理表现得非常好。主人公来来回回多次,后来进去打桌球赢了,但父母要求主人公把钱还回去,可桌球输家以另一种方式把钱又给了主人公,是一种对主人公的鼓励,而输家看似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形象,但却能给主人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是金色的馈赠。每一篇小说的题目和内容都结合得非常好。虽然小说的内容很枯燥但文字却非常美,描述的每一个场景都非常细致;虽然每一篇小说都很短,但人物刻画得非常好,可以从外貌形象和语言上把握住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徐清松老师对赵昕欣指导:1、小说《船》与《河的第三条岸》有可以类比的地方,都是在理想与现实的之间徘徊;主人公的特长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可以体现出来,以象征和隐喻表现对现实生活的逃离;2、要学习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这篇小说的具象化描写。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其次发言的是杨亚鹏同学,杨亚鹏认为《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开始读不下去,是与其它小说在脑中产生的印象不符,这篇小说更像是精美的连环画;人物关系复杂,推理麻烦;港口、海湾描写很有具象体。

白海飞老师对杨亚鹏指导:1、小男孩是主人公的私生子;2、两个老人是小男孩的外公外婆;3、主人公在11年前外出认识一个女孩,然后女孩怀孕了,后来主人公离开了,但女孩将孩子生出来了。女孩多年后嫁人了,但是真正知道小男孩与主人***系的只有两个老人与主人公;4、男孩给主人公石头是一种馈赠,主人公把男孩留给老人是一种馈赠,而男孩是上天留给主人公的血色馈赠。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接下来发言的是张艳梅同学,张艳梅对小说的第一感觉是空洞、琐碎,两个场景的转化描写过多;小说中好与坏冲突比较明显;亲情、友情以及人与动物的情谊,运用歌词与后面的失落感产生落差,使小说更生动。

白海飞老师对张艳梅的指导:第一首歌是老人女儿的故事,第二首歌是约翰自己创作的轻快的歌,没有任何沉淀,两首歌形成对比才形成沉淀,歌词的作用是映衬情感。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接着发言的同学是段文静同学,段文静表示景色描写过多很难进入,也不明白小说中“六码“的意思和坏的兆头,而眼神中的敌意表现出女人认出了主人公;人物描写很细致。

白海飞对段文静的指导:“六码“是一个距离单位,坏的兆头那里是一个插叙,所有人以为坏兆头会发生在男孩身上,但其实是发生在女人身上。

徐清松老师对段文静指导:有些语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中国人大多看故事的精彩程度,但小说高手可以依靠语言本身引着读者走,这类小说故事简单但文字功力深厚。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后面发言的是宋兴同学,宋兴同学认为小说《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描写的平静朴素,景物描写细致,优美。但是主题迷惑,气氛感到位。

徐清松老师对宋兴指导:1、小男孩与不知道与自己玩的人是自己的父亲,全篇没有坏人,但结局十分无奈,让人觉得是个悲剧。2、主人公想带走小男孩,但小男孩是老人唯一的依靠,这也是一种无奈。

接下来发言的是柴俊宇同学,柴俊宇觉得这篇小说与《羊脂球》相似,气氛悲凉,对死亡描写真实感觉,近在眼前。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紧接着发言的是马政同学,马政认为小说《秋》中的马是父亲的精神寄托,但还是不得已要卖掉,反映出底层人民的生活的艰辛。他认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相对的,自己选择的道路不同,成功标准也不同。

徐清松老师对马政指导:成功因为人生的选择不同、角度不同,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没必要对比。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是有价值点的,它能不能纳入我们的小说主要依靠于你是否发现了其中的价值。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最后发言的同学是任睿嘉同学,任睿嘉表示小说《黑暗茫茫》中的矿区,象征着逃离宿命的挣扎,小说主要表现了故乡、家庭、成长、挣扎、逃离、宿命、死亡七个层面。

徐清松老师对任睿嘉指导:小说《黑暗茫茫》中的司机满口下流话,但是人物言行符合他的身份,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也深刻反映了矿区小人物世世代代人民的不幸命运。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教师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白海飞老师,白海飞老师认为小说集有以下特点:1镜头移动的画面让叙述语言富有诗意;2充满诗意的句子为事物赋予情感;3《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里的石头表现出父子相同的爱好,暗指其血缘关系;4在表现对要不要带走孩子的纠结时,文字表现出深意;5小说技巧强、逻辑严密;6《灰白的金色馈赠》中,以赌球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体现出底层人物的挣扎。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接着发言的是徐清松老师,徐清松老师认为,赌球后输家以另一种方式把钱还给主人公体现的是成人世界的规则。全篇隐喻成长,少年进入成人的成长;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物语也皆情语。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接下来发言的是许建霞老师,许建霞表示,小说《秋》的时空跳跃很震撼,一场吵架正是因为有了插叙,才冲淡了故事的对抗性,就是因为看了这篇小说,才让我有了写作欲望,最近完成了一篇小说;在阅读小说《船》的时候,我感同身受,人的成长会面临着一种选择:是追求自己的梦想还是守在干着平凡的事业的父母身边?而小说主人公也是面临这样的选择,小说中的描写到位非常到位,尤其是将吸烟的场景写得栩栩如生。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然后是刘向莲老师发言,陈年老师提出两个观点:1、小说《秋》中人与马的命运紧紧相连,以物代人。马长期在矿井下是会失明的,因此“父亲“买马,救了它的命。后来马在雪夜等喝醉酒的”父亲“等了整整一夜,让父亲感叹“从来没有一个活物这样等我”,这种以物代人的写法非常容易感动人;2我作为一个在矿山长大的作家,自己的感受与外人对矿工的感受不同。我完全理解麦克劳德笔下的人物,人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在真实的矿上,很多矿工都是感谢煤矿的,因为这是他们生活的根。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最后发言的是张东旭老师,他老师对麦克劳德的作品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麦克劳德的小说是有阅读难度的,因为他总是采用散文式的场景描写作为开头,需要读者在脑中建立画面,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推测其背后的故事,所以读他的小说不能一目十行,必须细读。2、麦克劳德笔下有两种父亲,一种是矿工,另一种是渔夫,那么我们写作想一下,我的父辈是做什么的?是怎样讨生活的?这是一块写作的宝矿,值得去挖掘开采;3、从中国文学的分类来看,麦克劳德的小说算是加拿大的“乡土小说”,但为什么我们读起来没有中国乡土小说的那种“土腥味”呢?原因有二,首先麦克劳德的写作手法极具现代性,他处理故事所使用的是现代小说的写作技巧,其次是他的语言,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文艺腔”,遣词造句极具创造性,每句话都饱含深情,充满着他对布雷顿角这个地方深沉的爱;4、我们阅读这类小说,不能只顾着总结故事,归纳主题思想,要把心思花在研究作家的叙述语言、视角和结构上,以后我们讨论小说,应该多从这些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讨论,如果时间允许,我们甚至可以把小说拆解开来,像研究外星人的飞船零件那样研究其每一部分是怎么写的;5、如果硬要找麦克劳德的不足,我觉得麦克劳德那么高超的写作技巧,却只写了十多个短篇小说,很是可惜,如果他能写得多一些,将表达主题从苦难生活转移到现代生活,让创作主题的更加多元、复杂,就更完美了。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文学现场 | 当我们谈论起麦克劳德的小说

(作者:chuangyi 编辑:chuangyi)

上一条:“我爱文艺片”观影计划第三期:《闻香识女人》

下一条:我眼中的创意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