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晋中信息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邀请多位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进行了一次文学对谈,创意写作学院写作班和写作团的同学们参与了这次珍贵的文学现场。
本次对谈的主持人是创意写作学院钟小骏老师,参加对谈的有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杨遥,山西省文学院副院长作家陈克海,晋中市文联副主席作家杨凤喜,山西省第五届签约作家浦歌,山西省第一届签约评论家王朝军,晋中信息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河北省签约作家张东旭。
钟小骏老师首先抛出本次对谈的议题:他人经验应该如何对待?我们怎么判断别人的建议是否对自己有效?
在展开真正的对谈之前,钟小骏老师对议题进行了解读:所有的艺术创作者首先应该是自信的,因为他们的作品代表着他们向整个外部世界发声。但同时,还在学习创作的初学者们客观上又需要从外部世界,尤其是从先行者们的身上获取帮助和建议。这就构成了一个悖论——获得帮助或者听从建议,意味着初学者们承认自己处于“弱势”,或者说自己是“无知”的,但进行创作又要求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掌握了别人没有的资源或者才能,那么,如何看待别人的建议呢?我们要对这些建议进行“审查”吗?可要是进行审查,我们就不再是“弱势”的了。并且,审查建议,本身就意味着我们有了评判标准,可我们是初学者啊,我们进行学习,首先不正是因为我们的“无知”吗?
首先对这个议题进行回应的是陈克海老师,他指出,文学是一种“人”对世界作出反应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对抗”。从这个角度出发,为了对抗压力,我们会寻找到自己可以依靠的力量,会趋向自己认可的审美,这个过程中最可信赖的途径就是阅读,同学们会在大量的阅读中天然的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品,并以之构建自己的“作品观”,于是也就解决了议题。
钟小骏老师提出疑惑:人只能获得自己认可的知识,换言之,如果没有客观的,或者说来自于外部的约束,完全依托个人兴趣获取信息,最终得到的只可能是“信息茧房”。那么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样的阅读最终得到的也许不是一个真正的“创作观”,而更可能是“偏见”。如何避免呢?
浦歌进行了回应。他提出:进行喜爱式阅读,只是为了完成写作所进行的前置工作的一部分。他以自己为例,在他有了想要成为一个作家的愿望之后,阅读就脱离了单纯的爱好范畴,在大学时期的老师的指引下,他的书单囊括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浦歌并不讳言的说道,这些经典书目他并非全部喜爱,其中有些作品的立足点他甚至强烈反对。但他也强调,尽管如此,这样的阅读毫无疑问对他的眼界和文学基础观点提供了大量帮助,在他之后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作家杨遥接过话筒,认为前面两位作家的发言中的基础观点是成立的,但过于强调了“阅读”。他指出,“作家”这一身份,本身就指出了“创作”才是核心。杨遥同样以自己为例,在他的创作经验当中,有几种典型的心态:对自己的作品是充满自信的;自己也并不满意的;以及,自己并不清楚作品的质量究竟是什么水平的。他曾经询问过非常多的作家同行,得到一个结论:绝大多数作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第三种状态中。“试问”,杨遥思考着看着面前的同学们,“这样的创作者,哪里来的自信?”
同学们明显对这样直接而真诚的讨论充满兴趣,很多同学连连点着头,肢体动作表示着对杨遥提出的问题的赞同。
杨遥继续着自己的回答。在这个时候,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是直接投稿。刊物编辑有着丰富的阅读和审稿经验,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基础审美是可以被信任的,这样,我们就有了第一种可信赖的检验渠道。第二种,需要写作者们自己在创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寻找到一位经过你的判断,具有一定审美能力,而又可被信赖,同时又可以说真话的朋友。杨遥解释说,其中第一条件和第三条件必须同时存在,不然就会出现有人勇于提出意见,但实在并无帮助,或者有能力给出建议,但只是一个劲儿说好话的情况,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有害无益。
钟小骏老师于是把话题拉回到最初,可这,不正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吗?初学者面临的,是一整片的迷茫,走到一定高度的写作者回头看如此清晰的道路,对初学者来说,却是完全的黑暗。刊物编辑和可被信赖的意见提供者,这样的工具,怎么可能被初学者们掌握。
评论家王朝军进行了回应。“修改。”他的声音很坚定,“对作品进行最少两次的修改,是非常有效,并且可以完全独立的完成的最佳方式。”
话题至此陷入了一阵混乱,大家对这一部分的意见并不统一。
抢到话筒的作家杨凤喜一开口就让现场安静下来,“我认为你们的意见,都偏离了主题。写作学习者进行阅读,还需要进行讨论吗?”学生们的神情恍惚了一下,似乎突然意识到其中的荒谬。“而写作者需要自信,那不更是不言自明的吗?”他看着所有人,“开始写作时,你要充满信心。即使别人都说你写的是狗屎,你也要写下去,一直写。也许有一天你突然意识到自己写的确实是狗屎,也许不会,但就算你意识到自己写的是狗屎,那也只是证明自己进步了不是吗?”
作家张东旭哈哈一笑,点着头发表了意见。刚才前辈们进行的讨论,更多是概念意义上的,而对同学们来说,杨凤喜老师的意见更适合同学们目前的程度。现阶段,就是要确立写作自信,广泛的进行阅读,至于遇到问题……张东旭老师笑出了两个酒窝:那不正是我们创意写作学院存在的意义吗?
现场笑声一片,同学们自发的鼓起掌来。胖胖滴钟老师进行了总结:今天诸位老师的对话,告诉了同学们两个道理:第一个,对写作者来说,“自我”本身就是相对于外部世界才成立的,这是所有的写作者们最先需要确认的。由此诞生的“自信”,也正是我们对写作的基本要求,外部世界的压力会迫使我们找到自己最终想要寻找的目的,而寻找过程中的武器,只有两个,阅读和写作。第二个,老师们各自的创作观并不完全一致,也正说明了文学不是一门严谨的实验科学,它不存在一个居中的绝对真理。在文学的世界当中,足以容纳所有人的“天性”和“个性”。所以,同学们,开始读吧,开始写吧!
历时1小时20分钟的文学对谈至此结束。
同学们,开始读吧,开始写吧!
嘉宾简介:
陈克海,1982年生,湖北宣恩人。现供职于山西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大字版》《长江文艺·好小说》《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出版有小说集《清白生活迎面扑来》《道德动物》《简直像春天》《垫脚箱》。曾获赵树理文学奖、莽原文学奖、首届土家族文学奖。
浦歌,原名杨东杰,山西文学院第五批签约作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曾获赵树理文学奖、《黄河》年度文学奖等。2011年起发表小说,有中短篇小说若干。长篇小说《一嘴泥土》入选“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孤独是条狂叫的狗》《麻雀王国》。
杨遥,70年代生于山西代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协副主席,鲁院和北师大联办研究生班研究生。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小说集《二弟的碉堡》《硬起来的刀子》《我们迅速老去》《流年》《村逝》《柔软的佛光》《闪亮的铁轨》等。曾获赵树理文学奖、《山西文学》《黄河》《十月》《上海文学》等刊物优秀作品奖。
王朝军,笔名忆然。青年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第36期高研班学员。山西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第七届全委会委员。曾任《名作欣赏》副主编,现供职于北岳文艺出版社。在《文艺报》《文学报》《北京文学》《长江文艺评论》《小说林》《黄河》《山西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及散文数百篇。出版有评论专著《又一种声音》。
杨凤喜,1972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晋中市文联副主席,《乡土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银谷恋》,短篇小说集《愤怒的新娘》《玄关》,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80余篇,散见于30余家文学杂志,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选刊转载,曾获赵树理文学奖、《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