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作家班 -> 正文

学出花儿来 | 作家班写作工坊户外授课实录

发布日期:2023-12-09  来源:信院创写   点击量:
图片
12月3日,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集体前往后沟古村进行文学采风活动,上午,师生们在古村中探秘,下午,七个写作工坊分别进行了现场实地授课。上课的地点有的在窑洞里,有的在戏台上,有的在洒满阳光的农家小院里,还有的在黄土高坡上的田野里。在不一样的环境中,老师和学生都表现出不一样的热情和创意。

剧本工坊:装扮成古人,穿越回古代
剧本写作工坊此次户外采风的任务主要根据知名剧作家钟小骏老师课堂教学的“晋商文化—后沟古醋”剧本原创,由程艳萍老师根据内容搭建剧本场景练习,两个老师开展了一场由静态理论到动态演绎的联袂,此次双师户外课堂,实现了戏剧文本到戏剧剧场的实验演习。
实地做剧本
我们剧本户外课堂的设计思路围绕如何寻找舞台发生的场景?怎么把剧本部分场景,舞台化、剧场化?剧本中把古村落商人的经商动机,人生轨迹、心路历程做全剧主线,如何丰富最生动的“枝干”——于是处理古村落的水源文化—龙泉作为戏剧情节攀升的矛盾点是一大亮点。另外古酒作坊和古醋作坊的斗争线主干不能断,支干也要生长起来,支干与支干间,其他民间作坊,茶坊,饼坊还要建立起结构性的关联,从文本到剧场,两者要进行有机互动,互相补充、互相深化。
找到实景舞台
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后沟古村的古戏台,古称乐楼、乐亭,是酬神娱人的场所。后沟古戏台修建于明清时期,因后沟张姓祖先为山东清河人而坐东朝西,前棚后殿的砖木混合结构,戏台上有斗拱,上有木雕龙头,过年过节、做寿和为村民放映电影。戏台对面是玉皇殿,是供往来歇马所用。内有一座完整的玉皇大帝像,玉皇殿建在戏台对面是因为村民“唱戏给神看”的认知。选取戏台作为此次采风的实景舞台,原因在于古戏台地势绝佳,它位于后沟古村的中心地段,经历了六百多年风雨。古戏台是后沟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至由左侧转弯沿一段曲折的石径上坡步入村中一片较开阔地段,这里的一些年代久远的老酒坊、老醋坊、古道茶舍、豆腐坊、饼子铺也在向世人诉说着后沟人自给自足的“桃花源”生活。
大家把原创剧本记在心里,把人物精神带到了剧场、带到了实景舞台,也体验了剧本叙事里“文学性”的和“剧场性”,理解了空间转场的意义。
教师课后反思
后沟古风体验馆是不错的文旅思路,馆内保存较多新型的戏服,戏囊以及众多道具,免费搭建戏台做戏,甚至还有乡民义务业余组建的临时化妆,从“闲间”为基础,聚集大量戏剧业余爱好者,定期进行演出。村里原创剧本鲜有,以后可以加强创意写作剧本工坊和后沟剧场的深度交流,剧本工坊可以尝试输出高质量后沟文化原创剧本。本次户外课堂一是有了“现场感”,置身“现场”能深化对原剧本的体验;二是在当地发现了一些和剧本相关的素材,比如豆腐坊,茶坊,龙泉水,头脑中的商业斗争空间情景会更具体;三是了解了后沟古村落商业和原生态的关系,对剧中有些场景心里“有数”了。
图片
学生课后心得体会
殷达:户外写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进行剧场情景教学,觉得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古村落曾经的生态文明,寻找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申景方、李舒婷:后沟的这次剧场采风,我们还拍了抖音,体验了古装造型,我们在感受舞台表演的同时,也体验课服饰道具文化的辅助功能!
许海鑫:扮上妆以后,我发现,我看后沟的视野也不一样了,在剧本文字里的世界变得立体鲜活了,和古装馆的阿姨学习了造型和妆容体验,熏陶了我对美的认知。
郭晓婉:进行户外教学真不错,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这次采风古村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对剧本写作更感兴趣了。
冯荣荣:我最大的感受是,采风过后,在剧本上我可以大有作为了,实地表演让我们理解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易,在写作态度上,我们也有了改观,避免“闭门造车”或出现“没有东西可写”的被动局面。
小说工坊:在窑洞里讲故事
小说工坊特意把课堂选在一座窑洞内,大炕、八仙桌和长板凳,这些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瞬间把大家带入到古老的岁月中。同学们有的坐在炕沿边,有的坐在老木椅上,开始聆听张东旭老师的授课。张老师先从周围的环境谈起,让大家展开想象,在这个黄土高坡上的古村里,发生过多少故事?闭上眼睛,想象你是生活在这里的一个少年,设身处地,你会有怎样的心理?阳光从外面照进来,大家陷入沉思。
图片
畅聊那些发生在黄土高原的故事
同学们就张老师的问题纷纷发言,讲述自己想象中的少年的遭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热烈的交流。张老师又抛出问题,大家觉得这些故事是不是值得写的好故事呢?新一轮讨论开始,大家纷纷表达自己对好故事的见解。
因为身处黄土窑洞中,同学们不可避免地谈起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杨小誉同学表示,她非常喜欢小说中的故事,读完后曾深受感动,她认为这就是好故事,不知张老师是否同意。
老师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他首先给大家讲述作家路遥的老家的情景,那也是在黄土高原上,也是几孔窑洞,似乎比这后沟古村还要闭塞。对于生活的苦难,路遥深有体会,他笔下的主人公,总是斗志昂扬,有着改变命运的劲头。也就是说,在《平凡的世界》的故事中,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一直在与周围的环境做斗争,他们渴望改变,掌握命运。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从小说本身来讲,《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形象太过理想化,几乎没有缺点,而反观陈忠实的《白鹿原》,像白嘉轩、鹿子霖、田小娥等人物形象就丰满得多,因为他们的身上不光有闪光点,也有阴暗面。张老师指出,好故事应该关注人物内心与外部世界的情感冲突。
张老师特别推荐大家去阅读路遥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
图片
我们要写什么?
接下来,张老师引领大家回忆自己的故乡,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寻找故事。话题打开后,大家开始了讲述。
有位女同学谈起自己父母的故事,表示非常同情自己的母亲,不想拥有和她一样的人生,但好像无法摆脱相似的命运。女生们纷纷表示深有同感。张老师指出,这些可以作为女生们写作的主题之一。
图片
话题打开,张老师谈到女性地位与农耕文明的关系。我们身处在黄土高原,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需要稳定的家庭结构,性别角色分工较为传统,女性只负责家庭的事物,社会地位较低,而且女性也没有家族财产的继承权,还保守着传统婚姻制度的摧残,比如早婚、包办婚姻等等。同学们应该深刻理解这片土地上女性们的命运,若要写他们,不应只是单单歌颂她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还要写出她们凝结着血泪的内心世界。
话题又引到新一代女性的上面,女生们纷纷发言。张老师表示,当下女性面临着来自整个社会的不公待遇,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当下很流行的一个词,厌女。厌女的意思,不只表示厌恶憎恨女性,更多的是对女性的蔑视,对女性的权益视而不见。这种社会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书写对象。
不知不觉间,日头西转,阳光照不进窑洞内,此次授课也接近尾声。大家都表示没有聊过瘾,以后还要继续讨论这些话题。在聊天中,大家总会捕捉到迸发的灵感,为自己的作品找到故事。
非虚构工坊:用文字描写这片黄土高原
非虚构工坊户外课堂围绕空间和环境描写展开。李先锋老师先检查了上次课留的课堂作业——空间设置,让同学们就自己的空间设置展开讲述,为什么设置这个空间,人物和空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必须是这个空间而不是其他空间?必然性是什么?和后续的故事之间存在何种联系?环境中的道具意义何在?这种设计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吗?
图片
现场描写训练
第二个环节是针对现场的环境(一座黄土山)进行现场描写训练,老师强调要细致入微的观察,一座看似很平淡的土山到底有什么不同。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好写,写出的东西干巴巴的,既大又空,比如,颜色,多数同学都写了黄色,个别同学写的具体些,土黄。但土黄色仍然过于概括,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阳光下的黄土和背阴处的黄土存在色彩差异,即便同为阳光下,表层的黄土和外层剥落的黄土颜色还是不同。然后是黄土山表层的纹理。由于常年雨水的冲刷,所以都是竖立的,而没有横向的。接着是植被,荒草都生长在哪些地方。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学生们建立起细致观察生活的意识。
图片
现场诵读
老师让学生们朗读了《骆驼祥子》里的一大段景色描写,祥子死里逃生,并且捡到几匹骆驼,返回北京的路上。那个清晨,太阳正在升起,他看到天空是什么颜色的?那些颜色是如何一点一点变化的,文中出现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灰、红、灰紫、葡萄灰,明亮的金黄……三四百字的篇幅始终在写清晨天空色彩的变化,光影与朝霞。这样的描写在当代作家的作品中极少看到,一方面是生活节奏的影响——环境描写缺乏情节推进,读者没有耐心,一方面恐怕是作家能力的退化。我们应该养成在生活中细致观察的习惯,这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儿童文学工坊:在阳光下读童话  
儿童文学工坊的户外课堂围绕阅读安房直子的童话《狐狸的窗口》展开,首先刘老师介绍了作者安房直子,她是著名的日本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有《手绢上的花田》、《狐狸的窗户》、《北风遗忘的手绢》等,她深居简出,很少远行,却留下了很多如梦如幻的短篇儿童文学小说。
刘老师说她喜欢安房直子的童话,它既是写给儿童的,也是写给成人。成人的世界更需要这些精灵一样的文字,她的散文《狐狸的礼物》就是从这篇童话里获得了灵感。
图片
中午后沟的窑洞外,冬日暖暖,同学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读着作品,交流着各自的阅读体会。薛欣悦同学说,这篇童话语句平实质朴,结构流畅,在无形中自然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萦绕着些许忧伤的故事。它有些像是外国版的“桃花源记”,猎人无意发现的一处桔梗花田和小狐狸开的印染店,再想去有目的地寻找时却是永远都找不到了。再说主人公这个形象,他一开始跟着小狐狸是想杀掉它的,而在后来小狐狸变成人与它对话时,他内心的良知与善心被唤醒,甚至在失去亲人怀念母爱的这方面产生了共情。后来人们都笑话猎人总拿着手指组成窗户,但在他心中,可能只是由此来保存内心最后的童真吧。聂玄说《狐狸的窗口》以奇幻的故事情节,描写出来小狐狸和猎人的恩怨,虽然猎人杀了她的母亲,但小狐狸并没有报复猎人,而是给猎人染指甲,当猎人说没带钱时,让他用枪作为工作费用。小狐狸不想让猎人再杀更多的动物,破坏更多的家庭,不想让更多的动物失去妈妈。猎人在故事是孤独的,内心是空虚的,通过手指拼成的小窗户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妹妹,他们曾经的家。这小窗户给人带来阵阵的忧伤!人不可能没有遗憾,不可能没有心底的遗憾!每个成人的心里都有一扇隐秘的小窗户。
图片
刘老师说安房直子曾说她创作的灵感,有时候就是来自于一幅画面——一幅突然从心底涌出来的画面,然后她就会兴奋得难以自制,涌起一股热情,迫不及待地要用语言文字把这个完全视觉化的“心象”描述出来。希望大家也能从今天的采风活动中获得写作灵感。找到写作的窗口,比方她上午在村里参观旅游时,看到火炕上那只元宝形描金画凤的梳妆盒,就想到可能会写一个以前女子出嫁的场景。
 散文工坊:讲述后沟古村的美  
散文工坊在贾墨冰老师的带领下,在后沟古村找到一个毗邻烧酒坊的平台。在平台上有一排错落的石凳和木桩凳,正好可以作为户外授课的天然课堂。贾老师首先让大家都各自谈谈自己对于后沟古村的感受和看法,重点要讲出后沟古村落和居民之间的共存关系和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图片
同学们依次发言,谈到了自己对于后沟的感受,基本上都觉得后沟具有一种古老的民居建筑之美,并且在后沟能够感受到古老先民的生存智慧。贾老师听完大家的发言后,谈了自己对于后沟的感受与理解。他指导学生们认识到后沟古村是古老汉族村民所构建的一种人与自然、建筑所交融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后沟不仅是建筑样式,更是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一种生活方式。另外,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也养成了古老先民的一种相对闲适的类似于桃花源居民的性格。
图片
贾老师以沈从文的散文和小说作为例子,指出沈从文写的湘西,其实也和后沟一样,都是在追忆先民的一种诗意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而在散文写作中,有一种流派就是闲适的笔法,比如林语堂、周作人都具有这种风格。这种风格的养成,其实与作者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最后,贾老师希望学生们能够多阅读各种流派和风格的散文,从而在诸多文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和审美属性,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行文风格,只有这样,个人的写作才能逐渐达到文体语言的成熟。
 诗歌工坊:行走的课堂  
诗歌工坊在白海飞老师的带领下,顺着一条土路,来到后沟村后的塬上。带领学生俯瞰了后沟古村,以及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地貌。白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关于黄土地貌的地理知识,指认了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白老师说登山必绝顶,如此才能看到不一样看不到的风景。学生们纷纷惊叹于眼前的风景,拍照、录像留念。
图片
在塬上的玉米田中,白老师突然仰身躺下。学生们表示不解,白老师说,他听到了诗歌的声音。接着白老师具体叙述了他听到的声音,并号召学生们一起听。学生们有的学白老师躺下,有的坐在田垄,开始聆听诗歌的声音。白老师让学生们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有学生说听到了镰刀的声音,有学生说听到了水流的声音,还有学生说听到了施肥的声音。白老师赞同学生们的回答,向同学们介绍说,作为诗歌写作者,我们要能听到不属于即刻的声音,它或许属于过去,也可能属于未来。白老师说,诗歌是一种声音,一种极其依赖本能的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的生命劳动。我们调动生命体验去聆听,它就存在。它是一种时刻进行的声音的艺术。
图片
学生们在白老师的带领下,纷纷将自己听到的声音,记录在了手机标签中。然后带领学生们翻越数道土梁,从后沟村后的小路重新进入了返回村内。抵达,在龙门河泉水流出的地方,白老师让学生们感受泉水的温度的味道。并让学生们描述水的味道。有学生说带有泥沙味,有学生说甘甜,也有学生感受到了滑润。坐在石凳上,白老师说,作为写作者,我们要保持自己五感的敏锐,坚信自己独特的判断。这是写作者的基本手艺。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诗歌工坊完成了一趟充分调动感官的行走课堂。
 小说创作与评论工坊:温暖的户外阅读课  
吃过午饭,小说创作与批评工坊的同学们三五成群跟随徐清松老师来到后沟古村一块空旷的地方开始户外上课。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冬风吹在脸上竟也不觉得冷,同学们或坐在秋千上,或维坐在石桌旁的木头凳子上,轮流分享着最近阅读的经典书籍。
图片
第一部是小说《一地鸡毛》,《一地鸡毛》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个小职员平庸琐碎且窘迫的生存状态。作者没有设置宏大的叙事结构,也没有充满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主人公一些零碎的琐事拼凑出一副生活的画卷,写出了普通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反应了社会底层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还原了生活的原生态。
第二部是前不久集体导论过的小说《渡渡鸟》,故事情节可能让有精神洁癖的同学们感到不适,徐老师为同学们解释道,男主在妻子与前女友之间情愫的拉扯中,嵌入真切的生活细节,使“我”心中的纠结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所面对的事实,是生活的重重抉择,是因果的选择,是从二十出头青涩的校园爱恋到已婚男性婚姻困境的纠结。总而言之,作者在文中有意呈现关于“青春的选择”、“爱情的假设”、“婚姻的结局”等“谜底”,在有限的篇幅里,写出了丰富的味道,给读者丰富的遐想。
图片
第三部是徐老师指定的散文集《皮囊》,李雪雪同学在分享阅读感受时表示,这本书的内容很真实,也很让人感动。每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是一个个缩影。当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残疾之后,全家人的关系就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了,父亲也在自己骗自己 ,每天坚持锻炼企图重新扮演好一个父亲的角色,但现实是残酷的,父亲最终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甚至变得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幼稚,而在这期间“我们”作为子女对于父亲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因为父亲的残疾,家庭变得贫穷甚至被人看不起,那么“我们”对父亲的感情也产生了非常细腻的变化。当家中出现了一位治不好的病人,或许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埋怨,但又无法割舍那份爱,这种情感细腻、纠结又复杂。而本书中的母亲性格倔强、强悍。因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苦,甚至被困在暗流中死里逃生,母亲说她记得被困住的滋味,但她仍旧甘愿被困于伺候偏瘫的丈夫身边。当得知房子即将被拆迁时,所有人都不理解,她却执意要建好那个家,“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这或许是母亲年轻时的梦想,也或许是母亲为了维护父亲的自尊而无法言说的爱得体现。
图片
文章中的张美丽是一个可怜的人,她冲破封建的桎梏,与心爱的人私定终身,却被无数人诟病。回来以后,她在小镇上建起了一座娱乐城,她是小镇的慈善家,永远走在小镇时尚的前沿,小镇中的人们嫉妒她,诅咒她,憎恶她,所有人都放弃了她,她的父母也与她断绝关系,最后她撞柱自杀。这么一个风光的人最后却死得很委屈,张美丽的一生如同水中浮萍,风中飘絮,人一离开,在人世间的所有痕迹也与之一同消失殆尽了。作者把自己的故事写给读者看,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与读者共鸣,给每个人皮囊下的灵魂寻求一个归宿,扒开皮囊,是一颗颗脆弱的心,而人的一生不过就是用包裹着皮囊的心丈量着人生的羁旅罢了,正如同阿太所言:“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嘛,又不是拿来伺候的。”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编稿:信院创写

图片:白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