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本是平平无奇的。或者说,时间上的每一个点,其实都是平平无奇的,物质在运动,作为运动中某个状态的描述,时间本就是抽象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的某个定位非要说有什么意义,只能是人类的狂妄。
可人就是这样的一种生物啊。这是大一新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家园独自生活,这是大一新生们终于迈入成年的重大时刻,这是作家班剧本工坊的同学们第一次搞自己的独立活动——都怪剧本工坊的钟老师,对我们好像总是很信任的样子,平日从不组织工坊的活动,好像大家聚在一起搞点什么有意义、有形式感的东西就很low似的。
然后这个胖家伙就把这次活动变成了一个作业。他把钱交给我们就撒手不管了,还逼逼叨叨地让我们观察。观察什么?有什么好观察的?信息学院的活动这么多,尽管我们作家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大一的新生,但也都是老手了,无非是策划案、活动意义、组织方案,最后出篇新闻稿,看也看会了。

第一次筹备会人到得不全。其实我们也早有准备,没有哪个组织能够调动所有成员的热情的,说实话这次会议老师不来的情况下竟然只有3位同学不出席已经是剧本工坊比较融洽的证明。并且在会议刚一开始的时候,班长王嘉琦同学之外还有冯泉同学、王卓冉同学和裴政超同学的积极发言已经有点吓到我们了,按照老师的说法,一个群体里沉默者会占大多数,他们也许内心丰富,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会积极表达意见,只会被他人代表。可王雅琪同学和郭晋钰同学这两个浓眉大眼的汉子也如此热情就吓人了,更意想不到的是娇滴滴的张鑫怡同学竟然带着经过调查和研究数据配合的完整方案出席,她究竟是有多想去大别墅开轰趴啊!学姐王冰杰的气场就是不一样,由意义决定形式、形式决定时间、时间表达意愿开始,一下子就主导了整个会议,但是话说回来,能够轻易被领导的还能叫新时代的大学生吗?嘿嘿,我们就不配合。
但是不配合也没啥用,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活动肯定是要上价值的,所以,最终活动的名称还是变成了“情暖冬至,情满校园”。行吧,顶天就包饺子吧!就是不知道1000块钱的饺子有多少。

在剧本教学里有一个部分叫做“设置考验”,也就是在故事模型中“行动——阻碍——克服”这一链条的外化,钟老师在最初给定题目时就说项目不会也不应该一帆风顺,总有意外出现,这就是“波折”,也叫“故事情节”。所以果不其然。
经费减半。
群里钟老师说出这个消息时幸灾乐祸的样子隔着屏幕都能被我们感觉到,可能在他心里这个活动本身不重要,能够这么完美地体现他的教学思路就好。可惜他低估了我们当地大学生的凑合能力,谁月底还没吃过几天方便面呢?着急了我们可是只用一格纸也能上厕所的汉子啊。没说的,120块钱的肉和12块钱的青椒解决一切,不够再加上60块钱的鸡蛋,反正不能影响每人的笔记本套装。把这个信息报上去,创意写作学院的张院长都惊讶,竟然只花了400多,难道不知道这是福利吗?是白来的啊!

我们知道的,但我们可是当代大学生啊,谁没吃过见过呢?这顿饺子有谁在乎价格呢?我们在乎的从来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吃!

在总结会上老师说,新闻稿他来写,升华主题很简单。他还特别提出表扬,王昕奕同学的记录非常完整而有针对性,是很好的“观察者”,大家要向她学习,将来进行剧本创作时会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丰富的细节。紧接着就是一大串的“我们要观察我们自己的生活,要带着思考进行观察,要明白每个行动有可能的内涵”等等,一副生活通透,人生不过是意外,对自己而言重如泰山的事件放到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不过如此的样子。
我们其实也知道老师说的是对的,但和上了年纪的钟老师相比,其实我们更喜欢的是罗曼罗兰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用他上课时一直强调的话来说,我们是创作者,我们决定故事的形象,我们决定行动的指向,我们决定最终的答案。

我们,赋予,意义!
撰稿:剧本工坊
美编:韩育玲
责编:申宏伟
图文来源:信院创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