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作家班 -> 学生作品 -> 正文

访张兰,知晋商 陈乐沁 财务1511

发布日期:2018-05-23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访张兰,知晋商

陈乐沁 财务1511

人常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不仅地上文物众多,也有著名的“晋商”文化。我曾看过余秋雨的《抱愧山西》,里面提到著名的“蔚字五连号”,丝毫不以为意,只当做趣事来读。一次闲聊中,我惊讶的听到爸爸说:“张兰镇的侯家就是蔚字五连号的主人。”

介休市张兰镇就是我的老家,在城里上学,基本没回过。出于好奇,我央求爸爸带我回张兰看一看,爸爸欣然同意。

早上出发先前往贾村,公路虽窄,但平整如新,路两边是一人多高的玉米地,叶子已有些枯萎。没怎么见过田地的我,还有些新奇。

贾村分为旧堡、新堡、旧新堡三个地方。我们先去了旧堡,旧堡是侯家南宋年间迁徙到这里最早的聚集地。虽然现在念jia,但我想和商贾云集中的贾gu意思相同,或许在很早以前这里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吧。

侯家最开始只是一个小户,南宋时从陕西迁入,明朝中期在苏杭一带专贩绸缎,特别是和张兰镇的范家一起贩卖军需物品后,再加上诚信的好声誉,财源滚滚,人丁兴旺。从原来的旧堡发展了新堡,之后又发展了旧新堡。爸爸说,我们现在走的路线是旧堡原来的堡墙,所以侯家的大院在我们眼底一览无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侯家的三个堡都是南高北低,不仅可以排水,高高的堡墙又起到了防御作用。

停下车,我们走到侯家大宅面前。爸爸说,这是一个传统的三进院的晋商居住地。大门与普通人家不同,高度有两层楼,宽度也足有两米,门口的两只石狮子活灵活现,照壁上方有精美的砖雕。爸爸说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能够修这样的门楼,说明当年的侯家不仅有钱,而且也有很多人当官。

拐进院子里,房檐上的木头已经被岁月所斑驳,但依旧可以看到上面雕刻的祥云,而且还有象征子孙满堂的瓜果、书香门第的笔砚。我想,古人在屋顶上这样的精美装饰,不仅是富有的表现,更突出了他们用自己的审美艺术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用各种吉祥的图案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晋商即使是商人,对文化的渴望也是孜孜不倦的。

大厅正对面的已是断垣残壁,墙壁已有明显的倒塌和拆除的痕迹。二进门的门口有两处供奉土地爷的神龛,虽然只剩一半,但是残破的砖雕依旧是那么美丽,从神龛上完全可以看到主人当年的富有和很高的品味。

再往里走,便看到两边的砖窑门窗破旧不堪。有一处墙体被砸开,可以看到中间是木柱支撑,里外由三层砖垒成,即便墙的下边被砸开,这座墙还是笔直的挺立着。晋商在修房子的时候,就像做生意一样,是用心在做,用文化在做。

佣人居住的地方墙已经被拆了,爸爸指给我看,房屋里的地板与过道的不一样。佣人的房间二层是仓库,也已经被拆除,新主人十分潦草的重新添了些新砖。再往里走已有人家居住,见我们进来,狗吠不止,一位耳目不便的老奶奶坐在窗边看着我们。走出来的路上还看到随处摆放在杂石堆里的石狮,已经只剩一个狮头。

随即我们转了个弯,来到了一个空场子前面,空场子北面有个很小的门。爸爸说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挤兑风潮时用石头当银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因为这里是当年侯家的银窖和最早的居住地。进入院子后,我们看到雕花很寻常,土地爷的神龛也很普通,但几百年前的风貌犹在。爸爸说,从房子竖条状的窗棂格子可以看出院子是早期建筑,简单实用,没有装饰。至今还能在这里,说明侯家的用心。这处的侯家宅院没有被破坏的太严重,从砖铺残破的楼梯踏上二楼,爸爸指给我看屋檐边缘处“猫头、滴水”的瓦片,他说,整个侯家大院的瓦片图案都不一样。我仔细的看了看,确实是这样,看来侯家主人的审美也很厉害。

侯家的祠堂在介休的本土神庙——龙天庙旁。龙天庙供奉着贾浑,是后汉刘渊进攻介休时保护介休、宁死不屈的县令,后成为介休的本地神。庙前有座戏台,结构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简单大方,只雕刻了四个牛头在柱子上方。经过看门大爷的同意我们来到了后面,爸爸说,从它的屋脊、斗拱、简易的插画和门板上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宋元时代的建筑。里面的神像早没有了影踪,但是支撑它的几根柱子还坚强的站着。摸一摸门板,可以感觉到波浪的形状。爸爸说当时还没有刨子,这是用镚子镚下的,比较粗糙。

庙外是典型的元金时期的建筑风格,椽巨大,有实用价值,窗棂简单,呈竖条状,无过多的装饰。窗户与门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窗户较高,且为弧面。门上的装饰有三个,后期建筑为了放匾通常是四个。而且木头的平面摸起来不平,因为那时技术不够,只能砍木没有磨木的工具。虽然粗糙,没有过多的装饰,但其中的大气又让人深觉年代之远,神仙之灵。

紧挨着龙天庙的就是侯家的祠堂,这座祠堂同样也没有过多的装饰,十分普通。也许是借了龙天庙的灵气吧,侯家的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成为全国首富。

从旧堡出来,路过新堡,一路行至旧新堡,这是侯家逐渐发展的最后一个聚集地。一路上建筑物逐渐从低矮变为高大,格局规划也更科学了。路过新的房子,很明显发现砖不如旧时的砖大。旧房子墙根一米高处,砖头已经被水侵蚀的很严重,和最开始看到的已被砸空的墙一样,从明朝到现在,三百多年仍矗立不倒。堡外当然有防御功能的城墙,城墙的土一层层夯起来,十分厚实,有三四层楼高,厚度大概有两米。现在已是一段一段的,时代发展,人们为了生活需要,早就把固步自封的城墙破坏了。

一回头,看到巷尾对面的墙头有一只狮子,这狮子是为了镇邪避灾的。镶着石狮子的这家人是侯家的后人,一直住着老宅,门口的石头被压下了车辙印,像波浪一样。这家的建筑已是注重细节的明清风格,雕工精致。家中种着枣树,主人十分热情,让随便摘着吃。我尝了几个脆枣,甘甜可口。

见处处动工,街道上老砖老瓦随处可见,主人说“贾村被评上了全国文化名村,国家拨款给修缮。”有明间人士的呼吁,政府也在逐渐重视保护古建筑,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一路走来,老宅的宏伟壮观远超那些修缮一新却没什么老东西的x家大院。贾村毁损如此严重,内里相当于空壳,只剩部分建筑群,当年辉煌仍可见一斑,让我觉得不虚此行。如果再迟一两年来,虽然没有风尘仆仆,但那时描金画彩的新东西,已经让人有了倦怠之感。

这次张兰之旅,感慨颇多。人们都说山西人恋家,其实也是“叶落归根”的思想使然。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受影响也更深一些。晋商发展又没落是必然,常说“物极必反”。晋商最辉煌时触角遍及亚洲,败落后无人问津,如今又作为旅游景点被重新拾起。农民是即得利益者,只看是否实用,看不到长远的价值。

历史发展的洪流不可阻挡,清朝被强行打开国门,机械的制造力超过人工,侯家传统的马匹运输成本巨大,已经无法盈利。当时国内动荡不安,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侯家冀家破产理所当然。

现在看当时的晋商,惊讶于他们的远见、魄力、影响力,也给我一个启示。只要跟紧时代潮流,抓住时机,能人肯干笨事,都会像晋商一样富可敌国。

回家后,细细翻看照片,仿佛懂了古人的“格物致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上看到的知识如过眼浮云,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感,真实的看到、摸到古物与古建筑,有了真实的触感,和从书上得来的浅显的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明白与了解、体会与感动,独属于晋商的那一份美。

(作者:陈乐沁 财务1511 编辑:chuangyi)

上一条:晋祠游记 王卓琦 网工1601

下一条:古堡探秘 陈乐沁 财务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