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作家班 -> 特色活动 -> 正文

晋中信院文学现场 | 杨遥小说《太阳偏西》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4-08  来源:信院创写   点击量:

图片图片

杨遥,中国作协会员,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大地》《所有人的春天》,出版《二弟的碉堡》《流年》《村逝》《柔软的佛光》《闪亮的铁轨》《隐疾》《理想国》等多部小说集。曾获赵树理文学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十届上海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和《山西文学》《黄河》等刊物优秀作品奖。

图片

3月21日晚19点,在这春风吹拂的美好时节,创意写作学院24级散文工坊的同学们齐聚远景101教室,在贾墨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研讨了杨遥的小说《太阳偏西》。本次会议由李明坤同学主持。

图片贾墨冰老师

贾墨冰老师:

今天我们一起研讨杨遥老师的小说《太阳偏西》,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我们学习优秀作家的小说,就是为了吸取营养,学习写作技术以及文学本身所能达到的那种深度或者成熟度。首先我很佩服杨遥,他作为一个中年人,却将几个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语言特质和盘托出,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这是很不容易的,体现了杨遥对于各个年龄层的人性内核的深刻洞察。

在《太阳偏西》中,可以看到杨遥写作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和情感的克制,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不进行主观介入,尽可能还原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和心灵实况。这种写法让我想到了福楼拜和卡佛。克制的书写使小说变得更加客观和尖锐,这就是真实的力量。这篇小说里,写到了权力(或者权势)对于人性的压力,虽然写的是几个中学生,我却觉得这可能是作者隐喻成年人的世界,这其中的自我挣扎与自我审判被包含在几个孩子的故事里——它真正的深刻性在这里。但作者并没有告诉你,而是需要你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里去体会这种权力和人性关系的复杂性。

读完这篇小说,我突然有个感受,觉得“太阳偏西”这个题目也是一个象征或者隐喻,象征着几个少年看似正值青春年华,但经过这件意外之事后也带有了暮气,就像太阳偏西一样,也会渐渐沉入黑暗当中。另外,少年之间结拜兄弟或者缔结的同盟,其实不堪一击,在压力和利益下非常脆弱,这也令我想到成人世界中所谓友谊的脆弱性和欺骗性。令我惊起一身冷汗。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和研讨杨遥老师的这篇小说,真正能获得文学营养,学到扎实的写作技术,对于人性可以有更为深刻和成熟的认识。

图片刘帅

刘帅:

当我初次翻开这篇小说,一种荒诞却又无比真实的对比感便扑面而来,这便是我初读时最直接的感受。小说自始至终紧紧围绕着“倒车镜被篮球砸到”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徐徐展开。

故事起始于校园里的一片喧闹中,一个学生不经意间,让篮球砸向了倒车镜,清脆的撞击声拉开了后续故事的帷幕。学校领导佛如临大敌,多次兴师动众地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

最终,罗鹏飞被自己的结拜兄弟出卖。在利益和恐惧面前,情谊和承诺瞬间破碎。从深层次来看,这部小说从一定程度上精准地体现了“武财神”和罗鹏飞所处的两个截然不同阶级的不同地位。在细节描写方面,作者可谓是匠心独运。比如王琦说喝完汽水别扔瓶子这一细节,看似简单平常,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在那个瞬间,王琦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生活的精打细算,是在贫困生活中养成的一种本能的节约习惯。而罗鹏飞进入自己房间后,王琦关上了风扇,这一小小的动作,更是将穷人或者普通人生活的窘迫刻画得入木三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人家的空调,象征着富裕阶级的舒适与惬意。这种通过很小的舍不得开的风扇和女人家空调的对比,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如同一条无形的线,清晰地勾勒出两个阶级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让两个阶级的对立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而罗鹏飞父亲在“武财神”的铁矿中失踪这一情节,则像是在已经存在的矛盾火焰上又浇了一把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罗鹏飞的家庭因此陷入了更深的困境,而“武财神”一方却依然过着优渥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读者的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

整部小说就像是一个充满荒诞与真实交织的世界。一个学生打篮球砸到倒车镜后感到恐惧的情节,是那么的真实可感。然而,老师校长大张旗鼓的处理方式,他们多次郑重其事地问话,甚至下发问卷,仿佛这是一件关乎学校生死存亡的大事。这种过度的反应,让人感到荒诞至极。但仔细想来,“武财神”捐款剪彩这一背景,却又解释了老师校长的态度。他们为了学校的利益,为了所谓的“发展”,不惜对一个普通学生大做文章,这种行为让整个故事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

为了让这种讽刺更加直击人心,或者说更加真实地反映现实,作者安排了罗鹏飞的结拜兄弟出卖他这一情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背叛行为,更反映出在同一个阶级内部,也存在着,甚至更为严重的欺压行为。

当人民不仅要承受来自上层阶级的欺辱,而且还要忍受同样受辱的人民自己的背叛时,那种无奈、悲哀和愤怒,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将读者的心灵层层淹没。

图片赵吉

赵吉:

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一个少年因为打篮球打碎了一辆名贵轿车的玻璃,开始逃避又勇敢又逃避的一个过程。但是,他写出了一个普通人的波涛汹涌。

被打碎玻璃的车,是当地资本家“武财神”的情人的车。武财神显然宠幸自己的情人,也骄纵于自己于这个县城的权力,他深知报警解决不了问题,将自己的意志降临给学校,降临给学生,给他们上了一课。

开头和中间的细节已经若隐若现地交代了主角罗鹏飞的家庭条件:差。那么,这就是一场剥削,一场富对穷的剥削,一场富对公共的剥削。大家一听到是“武财神”的车停在篮球场,便一声不吭了。是的,他写的和现实没有两样,所以在初读开头时,显得无聊。

但是,所有的情况却已经在开头交代的明明白白,一个在贫困家庭的青春少年已经立起来了。接下来引入了第二个直接描写的角色,“武财神”的情人。面容姣好,年轻时尚。这明显是一种反差。这样的人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知书达理,独立有尊严。但是,她的出现却是以情人的身份出现的,出现在一个单纯的青少年面前。

好像告诉他钱就是王道,有钱,所谓性格,容貌,通通失色,好像钱能决定一切。且还没有停止。

这背后还藏着学校的对钱妥协,一个教育着新时代新青年的阵地,只是问责于学生,好像学生就不能犯错。我们的主人公坐在教室,好像天黑下来,他站在莽原,单是举着一把火,不能对抗。

这写的确实少年,但写的也是社会里的成人,快要结局时,特意交代了八个人的结拜,结拜也要背叛,不过附上其他颜色,好像让这次背叛更加无耻,更加现实一点。

这篇文章像是作者举着刀,像要砍向不公平和剥削,但是,我觉得作者没有砍下去。

作者把一个坏人确实写成了坏人,五短身材,趾高气扬,好虚荣。但又让我反思,难道坏人一定要这样吗?

“武财神”的情人是漂亮的年轻时尚新女性,并没有交代做情人的原因,只是摆了一个结果,那么,这会不会又存在某种偏见?

写的确实现实,可是,是否忽略了青少年那种未经世事的善良和勇敢?

这篇文章需要细读,许多东西藏在细节里,作者通过一件很小的事揭露一个时代的疾病。甚至作者也意识到了,就算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又能如何呢。所以,结局同样带有绝望,用主角父亲的遭遇和太阳偏西落下来结束这篇小说。

图片桂晨琼

桂晨琼:

杨遥老师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与生活细节,让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等手法,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文章主要围绕以午后四点钟,太阳偏西的时刻为背景,讲述了罗鹏飞在和小伙伴一起打篮球意外把“武财神”家一辆白车的后视镜砸了为主要故事内容,这件事看起来好像只是我们生活日常中经常听到的有关淘气孩子的故事,但这篇小说中却写出了有关于友情的淡薄和阶级,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与冲突的故事。

罗鹏飞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代表了小镇青少年的典型形象。他活泼好动、善良真诚,从文中可以看出,罗鹏飞热爱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会在炎热的午后仍然坚持去打篮球,这体现了他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罗鹏飞在打篮球时,虽然同学们故意在车跟前拍球发泄不满,但他总是担心地说“小心些,别碰了人家的车”,这显示了他内心的善良和真诚。同时也有胆小怯懦的一面,当篮球砸到白车的倒车镜上后,罗鹏飞吓呆了,看着同学们相继离开,他也没有勇气去面对甚至在后面一次次想承担责任时选择了逃避。这体现了他胆小怯懦的一面。

“武财神”在小说中也是一个重要人物,虽然他没有直接出场,但他的存在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县城里的富豪和慈善家,出资修建了县城的主街道、大桥、学校等公共设施等。这些行为使得他在县城里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这些看起来“武财神”好像是一个好人,但是他却利用自身的财富和权力给学校施压只是为了找出是谁用篮球打坏了他车的倒车镜,以及他与罗鹏飞家阳台对面女生不清不楚的关系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字面意思的好人。

石晓飞及打篮球的同学们,快到故事的最后罗鹏飞和他经常打球的几个同学在关帝庙结拜并保证不会把他供出去时没过几天结拜的八个人就开始有意无意的躲着他,直到广播里说打篮球的主人已经找到,那八个人不敢看罗鹏飞时就已经看出了朋友之间友情的淡薄。

《太阳偏西》这部小说它不仅仅是一部描绘小镇青少年生活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与社会的佳作。通过罗鹏飞与朋友们在篮球场上的经历,小说展现了小镇青少年的迷茫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与无奈。

图片杨翼银

杨翼银:

小说中的男孩罗鹏飞,是一个非常鲜活立体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时的影子。

一开始,那种作为孩子的贪玩,调皮,让我感受到作为孩子的活力与快乐。后来,当他和朋友有们打篮球时,无意间打坏豪车后视镜后,罗鹏飞与他另一个朋友石晓飞,不同的心里活动,让我也身临其境。站在罗鹏飞的立场上,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调查,我也跟着产生莫名的恐慌感,紧张与害怕。

“猛地车上的报警装置响起尖锐的声音,罗鹏飞瞬间满头大汗,赶紧跑到球场西边。”这一句场景描写,没有直接写罗鹏飞的小心翼翼夹杂着的恐惧感,而是通过写他的外貌和动作,来彰显他的恐慌,同时也是“武财神”在当地地位的一个集中体现。

文章以罗鹏飞与几个孩子打篮球展开。刚准备打完三个篮球回家,就打坏了豪车的后视镜,这一矛盾点的衔接,显得十分自然而流畅。没有来的很突然和刻意, 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显得紧张又扣人心弦,让读者也为球落下的那一刻捏一把汗。

当后视镜被打坏之后,罗鹏飞一直都处于恐慌与自责当中,其实我觉得这一系列情绪的鼓动,都是由于外界的压力和自身家庭的贫困。试着想想,一个失去了父亲的普通家庭,哪有那么多钱来赔偿一辆豪车?更何况开篇时,罗鹏飞出门,母亲正在补旧衣服,就连篮球也是打了补丁的。所以如果没有贫富差距,那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一切。

文本中还穿插了没有破解的杀人案,看似是石晓飞对罗鹏飞的情绪上的安慰,还有“武财神”与漂亮女人的片段,实则有一种有钱之人高高在上,社会无能的无力感。

当谈到结拜兄弟时,罗鹏飞想起了母亲说的话,那一刻让读者的心头一酸。将"武财神"和关老爷联系起来,厌恶的不是关老爷而是像“武财神”这一类的人。

文本中多次写到“武财神”在当地做出的看似非常伟大的贡献,让家家户户都为之敬佩,不敢怠慢,然而为什么文中还能感受到贫富差距,为什么罗鹏飞的父亲在矿厂失踪后,他却置之不理?这些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人性的冷漠,或许是一种对那些用一丁点的利益购买了人心,对遇到重大事情后有能力帮扶,却摊手不管这一类人莫大的讽刺。作者没有直接的对“武财神”进行讽刺,而是通过罗鹏飞,一个孩子,一个平凡甚至家里比较贫穷的普通人,通过一件小事展开,让读者更加深刻的融入其中。

图片闫金实

闫金实:

杨遥的《太阳偏西》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整篇文章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罗鹏飞是一个典型穷苦人家的孩子,十岁时家里就失去了顶梁柱,与母亲相依为命,这为下文他打碎倒车镜产生逃避心理后所酿成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有的事物可以更改,有的事物难以改变。心中既定的道路是后者。在打破倒车镜后罗鹏飞心里面对了这两个抉择:一个是承认自己的过失,去赔自己心中没底的钱财,让本就贫困的家庭蒙上更深的阴影。一个是逃避,不去面对这一切。他选择了后者,却不知这背后是幽暗沉沦的地狱。

社会的本质就是残酷的,血淋淋的一片。大部分富人是贪婪的,文中的罗玉卿也不例外。他们不仅要打压底层的人民群众,还要在社会上装出一个善良的面孔,让群众膜拜他,奉他为神明。伪善是他们的代名词,底层的人面对他们的压榨,无能为力,哪怕付出生命。生命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可以收割的草芥。

作者擅长使用对比来突显深刻的事实。车坏了,各个学校联合所有力量一定要把凶手抓起来,因为这关乎到自己的利益。但普通人死了两年,凶手还在逍遥法外;校长为罗玉卿的利益发声,但罗鹏飞的爹死了,无人问津。这是冰冷的现实,作者以平淡的语句穿插在文中,富有张力。像细雨,无声但具有非凡的力量。

太阳偏西作为小说的题目,具有重要意义。事件在太阳偏西时开始也在此时收尾,照应题目。它象征着金钱和权势,压在每一个人头上,照的人皮肤刺痛头脑发昏。主人公罗鹏飞自那个事发的午后开始,他也像一轮偏西的太阳,逐渐沉没,无法回头,即使他中间挣扎过,彷徨过。

文章中有深刻的人性本质的反映。开始罗鹏飞一行人打篮球到最后的错误的造成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害怕触发报警装置,到肆意妄为,这中间心里的变化如同涨潮,平稳而有力。直到球撞到大门之后,罗鹏飞再也没有提醒他们注意车。这是一件小事,最后却造成了巨大的后果。最后他们所组成的一个小团体更是乌合之众,面对困境的他们每个人都出卖了这个团体,都出卖了罗鹏飞。

图片姜怡

姜怡:

强权,压榨着平实的百姓,不满与愤恨的斗争就像是鸡蛋碰上石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悲剧依然悲剧,太阳依然偏西。

《太阳偏西》这篇小说从一件小事说起,罗鹏飞把“武财神”的豪车的一只后视镜不小心用篮球打烂了,然而罗鹏飞并没有及时承认这件事。之后就引发了一系列因这件事而起的林林总总的烦心事。先是“武财神”要来学校剪彩,学校为了平息他的愤怒要彻查此事,引发了罗鹏飞的心理波动,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为自己招来麻烦,而后他想要去解释清楚,结果十分冲动地来到了人家面前却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虽然和他一起玩篮球的朋友约定不会告发他,但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量的东西,在面对刘老师的压制下,那些所谓的兄弟情谊都抛诸脑后,海誓山盟都化作了泡影,在看到那些所谓的朋友躲闪的样子后,罗鹏飞僵直地走在太阳西下洒满红光的楼梯时,他想到他的父亲在去往“武财神”的铁矿上的那个昏暗的早上,永远的离开了他。作者将偏西的太阳作为意象贯穿全文,营造了一种沉重悲怆的气氛,同时又作为一条线索将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和场面穿连起来。全文对罗鹏飞的心理描写细腻而贴切,符合一个中学生的心理映像。文章对事件的刻画客观公正,几乎看不出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

虽然是一件小事引发的种种波折,但作者不落俗套的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读者,没有陈词滥调,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平铺直叙。作者以一种零度叙述的方式,多角度全方面地勾勒出一幅笼罩在罗鹏飞心里像真空密闭罩一样令人窒息的阴霾事件。有时候文章中一些关于那个死人的事件额外的描写与文章的主干事件并无关联。但并无关联的事件在文中穿插给人以事实事件的相关联想,也暗示着罗鹏飞在太阳偏西的那天的心如死人一般。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是引人深思的,以一个青少年的身份和视角来描述,将他的心理波动和少年情愫写的符合实际,在整个事件上又不失客观事实的理性判断。偏西的太阳不论是在父亲死去的那个早上还是罗鹏飞走在楼梯里的那个失意的下午都永远笼罩在平凡又普通的小人物的身上。

图片罗怡颖

罗怡颖:

《太阳偏西》这篇小说以少年罗鹏飞为主人公,讲述了少年人在面对问题时的心理活动与所采取的应对方案。本文中作者以极细腻生动的手法描绘了少年人动作上的紧张纠结,心理上的无措,焦急,拉扯。除此之外,文章对环境的刻画与描写也令我耳目一新,对于炎热的天气,他说车像搁浅的鱼;对于罗鹏飞紧张的心理,他写夏日的月光照在窗上像落了层霜;对于罗鹏飞纠结难耐的心理,他写太阳透过玻璃,玻璃好像在融化。

本文中的人物性格饱满,鲜明立体。作者借罗鹏飞的口来阐述“武财神”的事迹,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客观表达,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文中的“武财神”为小镇做了许多贡献,修路架桥,新盖学校,按理说居民应该心存感激,但作者通过罗鹏飞和其伙伴的反应不难看出他们对“武财神”的复杂情绪,而孩子们是小镇居民情感态度的折射。而这正是矛盾点的所在。

后来作者写道,罗鹏飞打碎了倒车镜,“罗总”大动干戈,利用权力在小镇上的各个学校疯狂寻找凶手,甚至为此将不再参加学校的剪彩,阴蒙蒙的那个早晨,罗鹏飞的父亲再也没回来,或许这一切只是开始。而身为教育者,学校也好像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一昧的迎合讨好着上位者,置学生于不顾,他们利欲熏心。

小说除了写罗鹏飞打碎倒车镜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追凶日志”以及少年人犯错后的心理活动外还写了真正的少年心事。少年罗鹏飞看到了楼对面挂着的丝袜面红耳赤,少年罗鹏飞真正见到那秀丽的身姿害羞得说不出话。但到底是少年心性,罗鹏飞在撞破“武财神”与女人的苟且,在女人恶语相向后便心灰意冷,再也不复当初摸样。除此之外,还有少年人看似歃血为盟间的友谊在面对强权后的瞬间土崩瓦解。

总体而言,《太阳偏西》以学生的视角来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龌龊,它是社会的缩影,是强权的象征,更是世人对利欲的追逐。

图片李明坤

李明坤:

读杨遥老师的《太阳偏西》给我的感觉很复杂。这其中穿插着人情冷暖、少年悸动。

文章开头提到了“武财神”,用了很多笔墨去写这个善良财神的贡献之大。我起初以为这是一个“正面”的人物。可是写到中期我就觉得水很深。作为一个成年人,他采用的是一种死磕到底的追究方法,以及一种“不然就不剪彩了”的手段。他心里清楚是一个孩子打碎了倒车镜,却给了如此大的压力。小小的空间里都是他的名字,这确实“小题大做”。颇有一种,张牙舞爪呼风唤雨的架势。

其中写的少年情节也很有意思。像罗鹏飞一行人最初打球的时候写警报器的鸣叫。叫声本来已经安静,少年们过去打球、捡球,却老是“故意”再用力拍几次让它继续响起来,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这一段我觉得特别少年气,少年不就是“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吗。还有打破倒车镜后一群人的手足无措。这种冷场面是由石晓飞的一句“赶紧走”打破的。

这里我觉得体现的是人在犹豫时要是周围有人说一个方向那么也会跟着走这种“随大流”的现象。这也是一种逃避。罗鹏飞是想过很多次去承认的。这时候会有石晓飞来告诉他“不行”,他也就再次沉寂下来。这也像一种交友方式给人的思考吧。少年看梁山看三国,要结拜兄弟。结拜前感觉一个人是一个人。

结拜后一个人是七个人。一起扶花盆,最后写问卷的时候彼此的闪躲避让,也是一种不可靠的感情。

里面也有一个细节让我很有感触。是写到被砸坏倒车镜的车。写车里面黑幽幽的,车头前放着件装饰品,是朵盛开的莲花。水黑则渊,装饰是莲花。提起莲花我想到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花作为金身的武财神享受着名誉、和这名誉带来的权利。小小的地方里他的贡献最多,那么他的话语权也最强。表面上是学校的意思区追查“是谁打碎了倒车镜”,实则是武财神借此来彰显自己的威严。

全篇以罗鹏飞的挣扎展开,有种《罪与罚》的感觉。这更像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只是它牵扯到的不只是少年。少年的背后、社会的模样也是淋漓尽致。文中女人和武财神的关系模棱两可,结局也是模棱两可。在偏西的太阳中,我个人偏向于故事走向了一个少年的坦率。

图片郭皓悦

郭皓悦:

初读《太阳偏西》这篇小说,我不解。不过就是写了一件小事,为什么会被发表在文学期刊上?这小说有什么好学习的?老师告诉我们,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去读,每一个作品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于是我潜下心读了一遍又一遍。

这篇小说讲的是少年罗鹏在和朋友打篮球时飞失手打碎了别人车的后视镜这件事,重点描写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按照正常的情景,犯了错误要么老实去道歉赔钱,要么当做无事发生,但为什么主角罗鹏飞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为什么单是他内心的挣扎就能让作者写出几万字的小说来?如果他打出来的只是任何一个平常人家的后视镜,那也没有这么慌张,但他打碎的是“武财神”的朋友的车,或者说是“武财神”情人的车。

“武财神”,何许人也?他是县里三个最好的铁矿的拥有者,是出资改善人们生活的大好人,是主动捐款修缮关老爷庙的“神”。“武财神”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号,更是权力的象征。是县里的人都不敢忤逆的存在。而罗鹏飞打碎后视镜的这一行为就是在砸“武财神”的面子,是要与权力做抗争,“武财神”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彰显自己权力的机会。因此不惜在各个学校调查,甚至以不去为实验楼剪彩作要挟,就是为了找出打碎后视镜的“凶手”,逼他现出原形。

这也是为什么罗鹏飞内心会经历一系列挣扎的原因。文中提到他好几次都想上前承认是他做的,他也想去找那个女人赔钱。但是他始终没有站出来承认。他害怕见到“武财神”。

文中提到他的父亲曾在“武财神”手底下做工,后来再也没有回来。再回到文中石晓飞在公园里发现的那具尸体,很难不让读者猜想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文中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就是他们兄弟8个人的关系,用塑料友谊形容也不为过。这8个人里,有彼此还不熟悉的,有罗鹏飞看不上眼的。纵然这8个人的结拜在短时间内给罗鹏飞带来了精神上的鼓励,但没有日积累月的感情积累,没有对彼此之间的信任,就草率的决定去关公庙结拜,注定了这场结盟的失败。

而故事的结局也印证了这一点。在班主任发了调查问卷做调查的时候,那些结拜的兄弟都回避了罗鹏飞的目光,包括和罗鹏飞关系最近的石晓飞。在让读者担心罗鹏飞接下来的命运的时候,也不得不感慨他们关系的脆弱。

回头看来,这篇小说写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少年犯错事后内心的挣扎。作者将这件小事刻画的如此细致入微,仿佛那个矛盾的少年就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的心情也随着情节上下起伏。除此之外,阶级之间的对立,少年人之间脆弱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思考。

太阳偏西,日落之时,那个被少年藏了一周的心事,终将要浮出水面。

图片胡淑敏

胡淑敏:

《太阳偏西》是一篇以青少年视角深入探讨成长、道德与社会现实的小说。作者杨遥通过细腻的描写、巧妙的情节设置和深刻的主题挖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真实感与张力的故事世界,以细腻且真实的笔触,讲述了少年罗鹏飞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场意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深刻地展现了青少年在面对错误时的复杂心理,以及成长路上的困惑与挣扎。小说的情节围绕着罗鹏飞在公园打篮球时意外打碎“武财神”车的倒车镜展开。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同学们的集体隐瞒,再到学校的追查,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作者巧妙地设置了诸多情节冲突,如罗鹏飞内心想要承认错误与害怕承担后果的矛盾,学校对事件的追查与学生们的抗拒之间的冲突等。这些冲突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例如,当学校拿出篮球寻找主人时,罗鹏飞的内心极度纠结,他一方面觉得应该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又受到同学“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话语的影响,这种矛盾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人物塑造是这篇小说的一大亮点。主人公罗鹏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少年,他善良、胆小,在错误面前有过逃避,但内心的良知又不断地折磨着他。他在整个事件中的种种表现,如不敢承认错误后的忐忑不安,努力寻找解决办法时的急切,都展现出一个真实的青少年形象。石晓飞这个角色则代表了一种群体心理,他出主意隐瞒真相,组织大家结拜,看似仗义,实则是在逃避责任。他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也与罗鹏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主题。此外,“武财神”这一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通过他的财富和影响力,以及与罗鹏飞父亲的过往,为故事增添了更深层次的背景和复杂性。

小说的主题深刻而多元,主要探讨了成长、道德与责任的问题。罗鹏飞在这场意外中的经历,正是他成长路上的一次严峻考验。他在面对错误时的挣扎,反映出青少年在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上的困惑。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武财神”的权势和财富,以及他与罗鹏飞家庭的渊源,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罗鹏飞的价值观和行为。另外,学校在处理这件事情时的方式,如不断地追查、发放详细的调查表等,也引发读者对于教育方式和德育培养的思考。

在艺术特色上,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贴合青少年的口吻和思维方式,读起来真实亲切。环境描写简洁而生动,如“午后四点钟,太阳偏西了一些,仍旧热。罗鹏飞从床上爬起来,身上湿漉漉的”,短短几句话,就将炎热的天气和罗鹏飞的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为故事的发展营造了恰当的氛围。情节的设置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伏笔,如篮球的出现、“武财神”的车以及学校的追查等,使故事充满了吸引力,让读者欲罢不能。

《太阳偏西》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小说。它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揭示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复杂心理和社会现实问题,引发读者对于成长、道德和责任的深入思考。

图片杨怡明

杨怡明:

杨遥的《太阳偏西》以校园为背景,通过一场看似普通的篮球场事故,折射出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这篇小说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取胜,而是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

从社会意义上看,《太阳偏西》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小说中的“武财神”作为地方豪绅的代表,其威风与霸道彰显了资本的力量,而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村民在面对这种强势资本时所表现出的无奈与卑微,真实地反映了弱势群体在社会不平等面前的困境。这种社会现实的呈现,让读者不禁思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如何坚守道德底线与人格尊严。小说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通过情节的推进和人物的表现,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讨这一重要问题。

在人物塑造方面,罗鹏飞等中学生的形象真实而立体。他们在面对过失时的恐慌、逃避与最终的诚实选择,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考验与心理挣扎。这种真实感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因为每一个人都曾在类似的境遇中面临选择。罗鹏飞的内心纠结与成长,不仅是个人的历程,也是社会环境对个体塑造的结果。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形象也并非单一的负面,他们在资本面前的妥协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无奈,这种复杂性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加深了小说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语言风格上,杨遥以平实的文字讲述故事,这种风格使得小说更加贴近生活,增强了真实感。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修辞,却能在简洁的叙述中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种平实的语言风格与小说所要表达的社会现实主题相契合,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沉浸在故事所营造的情境中,去感受人物的情感与思考。

《太阳偏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当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提醒着我们关注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思考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坚守正义与善良。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对人性的一次深刻探讨。

图片王嘉颀

王嘉颀:

杨遥的《太阳偏西》,以质朴平淡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普通学生的故事,故事情节穿插令人意想不到,日常的故事中插入跌宕的情节,让人感到神秘而有趣。

“围墙上的尖玻璃仍旧闪着寒光,像能把热空气刺出些洞。那几辆车搁浅在沙滩上的鱼似的,车壳反射着灼热的白光,白色的那辆像死鱼在水面上翻起的肚皮”这段对于天气炎热,太阳反射的细节描写的非常生动,尖玻璃的寒光与热空气强烈的对比凸显出强烈的冲击感与画面感;把静止的汽车车壳上的反射比作死鱼的白肚皮,不仅形象又透露着些许的压抑气息。

文章内对人物的外貌的刻画很细腻,不论是动态还是静态以及对罗鹏飞砸坏倒车镜后紧张的神态,例如咽唾沫,攥的手心生汗,连喝几瓶汽水等,都会让读者脑海中产生丰富的画面。文章前沿的“武财神”是慈善家,是有钱人,是小县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人物;而到了后面,“武财神”变成了肥胖油腻恶心的男人。

文中身份不明的女人就像故事的导线,也是罗鹏飞内心情绪的转换,每次文内有女人的出现罗鹏飞就会产生心态的变化。而石晓飞表面看似仗义热心,实则也是怕自己负担责任,一次又一次的磨灭了罗鹏飞内心的正义将其拖入不可回转的地步。文中多次出现了隐喻的呼应和对比,比如罗鹏飞父亲下暴雨就再也没有回来和罗鹏飞下暴雨回家的对比;杀人案一直没有查清与女人的倒车镜被砸,众人彻查到底的对比。有钱有势的人可以一手遮天,全县百姓都对其毕恭毕敬,使命必达,而普通人如刍狗般被忽视,哪怕是失去了生命也无人问津。人们都会崇敬自己的利益,就像最后八人结拜一样,出事前团结一致,威风凛凛,出事后敬而远之,各不相干,全盘托出。

文章中作者以简单质朴的语言描写出情节复杂多变的故事。用平淡的语言跟日常的事件揭示出文中时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作者擅长用环境来衬托文章氛围,表达主人公心理状态,比如用鸟叫和止不住的燥热来表达作者内心紧张和心虚的情绪。这种写作手法是我需要去学习和研究的。

文章题目为《太阳偏西》却没有怎么提到太阳,但太阳却贯穿全文始终。太阳东升西落,每当太阳偏西时,也代表着太阳即将落下帷幕。而文中能与太阳相匹配的只有“武财神”了。他是善良的慈善家,是给县城修路,建学校,给穷人捐款的大好人,无疑是一些县城百姓心中的太阳,但他却不是无私的,能力与权力给他带来了隐患,他也终会在这座小县城落下帷幕。

撰稿:信院创写

美编:裴天林

责编:申宏伟

图文来源:信院创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