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太谷风情 感受时代印迹
——创意写作中心《面乡食刻》项目组采风纪实
文/吴东升 田兴苗
冰凉的空气吸入肺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2016年10月29日,周六。《面乡食刻》项目组,打破清晨的寂静,在王慧敏老师、徐妹芳老师与郭卿钰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赴太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以及鼓楼进行实践活动。
太谷印迹之特色名吃
第一目的地,是太谷饼知名生产基地:鑫炳记。怀着对美食的向往,对食物制作工艺的好奇,沿途中,已是滔滔不绝的讨论。回首间目的地已到,透过车窗,古色古香的木雕建筑映入眼帘,“鑫炳记”烫金牌匾字体苍劲有力,似是彰显着悠久的传承,第一代创始人李恒钰于1859年创立鑫炳记至今已经传承至第五代,踏入正门一股浓郁的麦香气息飘过鼻尖,细嗅一番把目光转向案板,麦色的面团在芝麻盆中轻轻按压,取出后压成饼状,放入烤箱,丝丝麦香从烤箱中逸出,充斥着整个房间,工作人员取出一盘新鲜出炉的太谷饼,切成数块众人分食,白芝麻的酥香与太谷饼独有的麦香味合为一体,甜而不腻,酥而不碎,确实是不错,怪不得能让当年的慈禧太后念念不忘呢。
太谷印迹之非物质文化遗产
移步楼上,是太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展厅共8个区域,有手工艺区、食品区、医药区、武术区、秧歌区、社火区、影音区、及表演台。小小一厅竟然包括有国家级、省级、县级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让人惊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麦秆画的精雕细琢、蛋雕的镂空精细、砖雕的栩栩如生、金丝画的浑然天成,领略到了太谷秧歌的活泼生动、形意拳的博大精深,触摸到了十八般武器的寒锋剑芒、厚重的医书、精细的手工艺,一字一画无不彰显着这份文化的厚重,这份传承的不易。
太谷印迹之时代老街
缅怀一份悠远与朴实,一条老街,最能体现时代的变迁感。整条街都是整齐划一的砖瓦房、木质门,所有的商店依旧保留着过去的牌匾,处处是旧址。透过半掩的门,很好奇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有的旧式房屋由于太过年代感有些破败正在重修,其实特别不希望现代的雕琢覆盖原有的历史气息。老街的中心,是鼓楼,高20米,建于方形的砖券台基上,台基有8米之高,古色古香的十字街与那褪尽漆色的台柱、木雕的屋檐令人醉心。历尽沧桑的鼓楼老街有种骨子里的凄美,现代文明的步伐正踏入老街口,老街默默接受着,或许终有一天,老街会似那非物质文化遗产般只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不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走了一上午,时至中午,饥肠辘辘的一行人穿入小巷,寻找特色风味,品尝着莜面栲栳栳、刀削面,笑谈山西面食的独到。饭毕,再回首老街,回想鑫炳记,所谓“面乡食客”虽是对面的刻写,但又何尝不是对乡的回忆,倘若远离故土,异客他乡再见莜面栲栳栳、太谷饼、石头饼何尝不是一份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