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徐清松(创意写作学院教师)
讨论者:创意写作学院小说工坊、诗歌工坊、儿童文学工坊全体师生
记录整理:窦昕蕾、苏财巧
时间:2023年10月28日星期六
地点:上河书院207教室
《渡渡鸟》:到底是不是一篇好小说?
张惠湄(食品与环境学院)
《渡渡鸟》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小说,整篇文章的结构都特别灵活、紧凑,叙述语言明快、舒服。作者很善于设置悬念,而且每个都令人意想不到,它能勾起我的阅读兴趣以及那种带着疑惑去解密的感觉。
“渡渡鸟”这个题目一语双关,既指已经灭绝的一类鸟,也代表替夏然保守秘密的纸鸟。装着纸鸟和星星的玻璃罐破碎,则象征夏然和主人公之间破灭的友情以及青春里没有说出的秘密。同时在回忆部分还借用经典电影台词,有向影片《香港正青春》致敬的感觉。全文写的是回忆,也是一个见不到自己孩子的单身母亲的选择,还有亲情的羁绊,婚姻关系的处理等。把现实和回忆穿插起来,梦境和现实相结合,非常奇幻。我觉得是很新颖的写作手法。这篇小说我同时读出了无奈、遗憾、释怀以及青春期的纯真美好等多种情感。
小说作家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就是能很准确地捕捉到人的情绪,知道读者真正想要看到的是什么,特别能够用文字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杨嘉怡(淬炼商学院)
我从直观感受、主旨解读和写作技法三个方面对《渡渡鸟》进行分析。
通读全文,首先这篇作品带给我的直观感受是作者笔调优美、清词丽句;感情真挚,以及很善于描写。其中最让我触动的便是描写这一部分,作者能将人类那些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感,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表现出来。这部分在我看来很有新意,不仅吸引了我的阅读兴趣,又仿佛让我对这部分感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这是很妙的!
文中的“我”原本与妻子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然而夏然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我”陷入了现实和回忆的交织中,由此表露出的是人青春年少时期纯洁质朴的情意,回归现实的是“我”和夏然在若干年重逢后而爆发的一系列冲突。这其中以“我”之眼,看到了一个因失去孩子的母亲所做出的略带疯狂的选择和举动。从这里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家庭对于人的塑造作用。当然这篇作品也不仅仅是讲述女性选择的故事,在我看来也是作者对于自己的回忆,对家庭与生活的重新审视。最后,这个结尾处理在我看来很精妙,在我还在思考故事结局的时候,一看结尾,作者把我揪起的心又轻轻放下,小说归于舒缓,归于甜蜜的忧伤。
在写作技法方面,第一段前几句话,有虚写的成分在里面,这段描写很细腻,将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很形象生动地给描写出来读者能够陷入进去,有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的能力。还有便是那个回忆和现实的穿插,“夏然以前可是风一样的女孩……”然后以此陷入回忆,描绘了青春岁月的美好,然而也没有完全陷入这些回忆当中,中间穿插对现实的描写,时刻提醒着读者“我”现在的处境,颇有一股今昔之感,此也能引发读者对于美好的青春、面临的现实,还有对婚姻的思考。
王雪晴(大数据学院)
渡渡鸟已经灭绝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渡渡鸟却与许多鸟类长相相似,在爱尔兰作者帕迪·唐纳利的《渡渡鸟没有灭绝》中提到渡渡鸟不仅没有灭绝,反而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并没有发觉,因为他们很善于伪装。
而夏然的孩子小波,一直长存于谎言之中让我不思其解,夏然到底有没有结婚?在夏然离开的时候送了“我”一个装满她心意的“玻璃罐子”,但是期间却没有打开,文章中有一句“最后我问,我们算建立过吗?夏然没有回应,许久她说,这个问题很复杂,一时说不清还是不说了吧”,接着又一句“夏然看看我说,既然不能告诉你答案,我也送你个礼物”,后来在搬家时无意识把玻璃瓶子摔碎,“我”才终于明白,但时间不等人,那一颗颗星星也如一只只等了好久的,饿到褪色的老虎。也证明“我”与夏然确实在年少的时候相爱过,只是她将自己隐晦的爱情深深藏了起来;夏然尝试让“我”明白她懂她并且也给了提示星星可以喂给渡渡鸟,但“我”却始终没有明白她的意思,也并没有在一起。
贯穿整个青年期间,在“我”与暧昧对象夏然之间,主人公都在疑惑夏然到底有没有喜欢过自己,如果喜欢为什么在“我”一次又一次的试探中避而不谈;不料多年后在“我”成家几年后偶然收到夏然的消息,内心掀起了微微涟漪,青年时期的回忆瞬间涌来,也是这次联系为这份暧昧划上了一个句号——青年时期的夏然是喜欢“我”的。而夏然却也是一只善于伪装的“渡渡鸟”。
马翔宇(艺术传媒学院)
《渡渡鸟》以“我”(男主)和夏然(女主)从学生时代到成年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主线,从遇见男主将夏然送进医院治疗相识,再到青春萌动性欲的产生,最后毕业分离,结束学生时代。
当男主成家立业后,又在偶然间与夏然取得联系,男主已然成了父亲,所以就猜想,担心她来借钱,可他又难以拿出,这时候说男主抠门。然而,实际上,他确实没有多少钱,因为用于养家了,但是夏燃并不是为了借钱,而是问孩子,这就有为后面男主以为夏然的孩子不在人世这一小高潮奠基。为夏然,难受,可怜,但其实故事的结局却是夏然未婚先育,离婚后孩子被男人坐飞机带走的这一紧一松的可笑滑稽的故事。说夏然为了争夺孩子将孩子藏了起来,以为她有神经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她确实具有很强烈的母爱,但因为太想占有导致母爱发生了扭曲,甚至提出了让男主离婚再续情缘这一无理的要求。
其实认真阅读的话,故事还是有很多不错的细节,比如说一个完整的家庭,本来就难以容纳这个离异的夏然,还如很巧的是两个主角的孩子都有胎记,还有巴卡巴卡儿歌的含义是婴儿不会说话的所表现出来的饥饿,会哭,快乐,喜欢,幸福或满意的情感,以及最奇特的罐子里的鸟与星星,星星中的秘密,也透露出一些可悲的情感。至于中间的那些对于小孩和家庭里的一些琐事,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但他们之间的争吵我不是很喜欢,所以并不想讲。
潘亚婷(大数据信息工程学院)
渡渡鸟,是一个猥琐抠门男和一个说是向往自由的精神病女的一段令人不快的故事。除了第一段,我都是皱着眉头看完的。
说男主爱夏然,可是夏然找他的时候他又怕夏然是要借钱。说不爱,作者又花大量的笔墨去写他和夏然的认识,还有一些桂林游玩产生的一些生理上的交流。如果仅仅是这些我倒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前面提到男主当时正躺在她老婆孩子的边上,想到之前他们在桂林的那一段酒店发生的事情。年轻都会有冲动,男主看到喜欢的女生湿透的衣服若隐若现的身体,从而产生性冲动我也能够理解,发生性方面的事情无法避免我可以接受。毕竟已经过去。
但是之后夏然知道他有孩子,还去纠缠男主,男主也一直隐瞒自己的老婆和岳母,甚至后来去夏然楼上拿木马的时候还会说出“要不要再来,好久没释放了”。这种话让我非常生气,他们之间的情感并不是爱情,而是没有道德只是动物本能的一种。
夏然自己未婚就生了孩子,孩子被带走,还要去抢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很病态的行为。男主也是很精神病,夏然提出的他把小树带走,和夏然一起养育小树,而且他做的仅仅是拒绝接受,还替夏然解释说话,我真的无法理解。
“渡渡鸟”最后把夏然的秘密吞了下去,最后说其中有一个是男主的名字,我觉得那又怎样,写了你的名字就表示心里是喜欢你的吗?最后男主还意淫在两个人的感情中。我觉得你既然真的那么喜欢,那就离了婚去跟夏然再生一个病态的孩子啊,男主又不愿意。真的令人发狂。
总而言之,这一整篇小说我觉得故事上没有任何值得我去借鉴的地方,唯有一点可以学习就是作者的描写还可以,作者可以把一件很普通的场景写得很生动。比如第一段,其实就是一个小孩晚上睡不着觉,“我”哄着孩子睡觉的场景。但是通过大量的虚拟的,现实中不可能会发生的情节写了出来,通过这些来表达他的感受,他对孩子的喜欢。
张雨荷(淬炼商学院)
“渡渡鸟”是年轻的时候记忆的承载体,是学生时真挚的心,没有经历过现实社会的残酷,真诚而炽热。文中主人公的变化就像是渡渡鸟的灭绝,它是一种孤独的鸟,它不依赖于特定的食物和栖息地,但是后来被人们比喻为愚蠢笨拙,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人。一个真诚真挚的人慢慢地被社会改变,就像是文中的夏然独立自主且个性鲜明,有自己的梦想和坚持,但是后来在她身上发生的事情却那么令人不解。为何要联系“我”一个久不见的人,去折腾呢?本应是老友相见欢,而后发生的事却让一家人心有余悸。
聂玄(食品与环境学院)
“渡渡鸟”是一种希望,是夏然的内心,她内心的想法全部寄存于此,通过写“渡渡鸟”,表达出自己年少时以及后来的遭遇和内心的想法,夏然是一个孤独的人,也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她运用“渡渡鸟”表达自己对男主的爱,也表达出自己的心酸。男主的心里想法,她爱夏然,但爱得无奈,年少的心动,终究被现实打败。但年少的心动哪有那么容易释怀,总归是不一样的。夏然的行为总归有点不合理,但也在现实的情理之中。而周云作为现在的妻子,有冲动的反应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我仍然认为错的是男主,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小说描写妻子的画面很少,似乎应该加一点点男主和妻子的的故事,让人思考男主到底爱不爱妻子,是生活所迫,还是心之向往。
(作者:chuangyi 编辑:chuangyi)